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跷跷。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诗经·鲁颂·泮水》
大国内部内斗,小国政治制度一样,所以内斗起来毫不逊色,其中鲁国的三桓就是卿大夫掌权内斗的最好证明。
提到三桓,得从鲁桓公说起。鲁桓公除了太子同,另有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即庆父、叔牙、季友)三个儿子。鲁桓公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和太子约定后,大大封赏其他的儿子,这让三桓的势力超过一半的公子。
三桓不断地兼并拉拢起来的中小贵族,势力迅速膨胀。到鲁宣公时,以季文子为首的三桓日益强盛,而公室式微。具体表现为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宣公听季文子建议,推行初税亩,开垦私田,使得更多的百姓归附季氏,结果民不知君而只知季氏。
当然国君方面也做过反击,三桓的权利也遇到过危机,比较严重的有两次,都是针对三桓之首的季氏。
第一次是由于三桓内部的矛盾引起。叔孙氏的叔孙侨如不满季氏主掌大局,就想除掉季氏。结果是季孙氏获胜,从三桓中的最小势力,一跃成为第一名。
三桓的第二次危机是因为斗鸡引起的,因此称为“斗鸡之变”。
斗鸡之变发生在季氏第五代宗主季平子时期。季文子小心谨慎地为三桓的确立打下了基础。季武子编三军,十二分国民,三桓已尾大不掉。到了季平子时期,季氏就不再小心谨慎了。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九月,季平子与鲁国另一位大夫郈昭伯斗鸡,结果斗鸡成为由头,鲁昭公发动了对季氏的突然袭击。
季平子和郈昭伯两家选出鸡代表进行比赛,为了赢得游戏,两家都偷奸耍滑,季平子给鸡装上护甲,郈氏给鸡爪套上金属套。比赛结果,季氏的鸡斗败,季平子看到郈氏投机取巧,愤怒,一生气就在郈氏那里扩建自己的住宅,并为此责备他们。
郈昭伯当然也怨恨季平子。
当时鲁国大夫臧昭伯家族内部有了矛盾,臧昭伯的堂弟臧会逃到季平子家中。昭伯的家臣带人到季平子家抓人,季平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结果,季平子把这些到他家抓人的人抓了起来。
还是这一年,鲁国在曲阜襄公庙举行祭祀活动时,季平子不按礼仪规定的人表演祭祀舞蹈,而限定只用两人。其余的都跑到季平子家中表演去了。
季平子专横和“违礼”的举动,引起鲁国一部分人的不满。于是一场除掉季平子的阴谋展开了。
公元前517年秋,鲁昭公带人攻打季平子,在季平子家门口杀死季平子的弟弟季公之,攻进了季平子的住宅。季平子毫无防范,寡不敌众,成为瓮中之鳖,即将束手就擒。见势不妙,季平子只好登上高台向昭公求请,说:“您因听信谗言而不能细察我之过错大小,就来诛伐我,请允许我迁居到沂上。”昭公不答应。季平子又请求把自己囚禁于鄪邑,仍不答应。季平子又请求带五乘车流亡国外,昭公还是不答应。
子家驹说:“您答应了吧。季氏掌握政权时间甚久,很多政令都是出自他的手中,很多穷人都曾得到过他的恩惠,愿意跟随他的人很多。您看这些人怒气冲冲,不能再激怒他们了。太阳下山以后,坏人是否冒出来,还不知道呢。众人的怒气不能让它积聚,积聚起来而不妥善处理,怒气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的怒气积聚起来,百姓将会产生叛变之心,生背叛之心,和有同样要求的人会纠合一起,君王必然要后悔的!”
昭公不听。郈氏说:“一定杀死季平子。”
要杀季平子,还要看看三桓之中孟氏与叔孙氏的态度。为了稳定三桓中其他两个家族,鲁昭公派郈昭伯迎接孟懿子。
季平子命悬一线,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叔孙氏出手了。叔孙氏的司马鬷戾看到季平子被围,命悬一线,就问他的手下人怎么办,看到没有人回答。他就直入要害地问:“我是家臣,不敢考虑国家大事,我只想知道有季氏和没有季氏,哪一种情况对于我有利?”
大家都说:“没有季氏,就是没有叔孙氏。”鬷戾说:“那么就去救援他吧!”遂率领手下人前去,向西北角进攻。当时,昭公的亲兵正脱去皮甲拿着箭筒蹲着,根本没有防备,鬷戾带着人到那里就把他们赶走了。
与此同时,孟孙氏也不闲着,他让人不时地登上房屋眺望季氏家,发现情况及时报告。眺望的人报告说,看见有叔孙氏的旗子。孟孙氏便立刻下令抓住奉鲁昭公之命来迎接自己的郈昭伯。
这时,叔孙氏派人到孟孙氏家中,对孟懿子说:“我等与季氏同为上卿,三分公室。三足鼎立,三家俱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孟懿子同意这一观点,挥剑将郈昭伯斩为两段,然后与叔孙氏一道,发兵救援季平子,攻打昭公的军队。
援兵一到,抛下郈昭伯首级,围兵四散逃命。
于是,孤立无援的鲁昭公带着两个儿子和一批反对季平子的人到祖坟上辞别祖先,随后,动身离开了鲁国国都。逃亡的第八年,公元前510年,鲁昭公死在乾侯。鲁人一同立昭公之弟宋为君,就是鲁定公。
鲁昭公逃亡的八个年头,季平子摄行君位,成了事实上的国君。
一报还一报,出来混是需要还的。季平子如此对待鲁昭公,有人也如此对待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这个人就是阳虎。
在三桓宗族之中,则又出现宗族不行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所谓的陪臣就是卿大夫的臣子,相对于国君而言是臣子的臣子,所以叫陪臣。在季平子死后,季氏的陪臣阳虎控制了季氏家族,阳虎甚至打算全部杀掉三桓而立自己的亲信。公元前502年,阳虎打算发动政变驱逐三桓,然而被早有准备的三桓倒戈一击,彻底被击溃——同时被击溃的还有鲁国君的最后军事力量和被三桓排挤的贵族势力。
阳虎之后,鲁国再也没有制约三桓的势力了。鲁国又回到了三桓掌控国政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鲁国的国君越来越不像国君。
到鲁悼公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基本上鲁国所有的中小贵族都被三桓瓜分,而鲁国君没有了直属领土和人口。一次,鲁国国君打算举行大射仪,甚至凑不出两个合格的贵族青年子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