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到韶山》
在风起云涌的争霸时代,曾经的老牌贵族逐渐没落,它们沦为二流国家,在新兴霸主的威严下苟且偷生,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丧失了雄心壮志。春秋乱世,每一个国家的有识之士在目睹各个小国的先后灭亡,无不日警夕惕,在惴惴不安中寻找着让国家强大的道路。
鲁国就是这么一个国家。
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周公旦的封国就是鲁国。在周公旦的领导下,鲁国建设成了周朝的样板诸侯国,是天下第一诸侯国,其政治经济体系是封建体系的典范。鲁国国君将从周天子那里获得的土地分给卿及大夫,卿大夫对土地继续分封,最后形成“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的模式。与此同时,鲁国有着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土地与农户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土地分封时,将农户也分封到了各级土地所有者手中——这就是当时所讲的“授民授疆土”。所有的百姓不得迁徙。他们必须无偿地为鲁国贵族耕种公田,并承担繁重的劳役和地租——在春秋时代,野外都是野兽,一个人脱离集体是无法生存的,所以百姓无法逃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百姓的开垦和耕作能力越来越强大,所以各个大小贵族在原来国君分封的土地周边,又不断开垦,名义上是国君权力范围,实际上全为贵族所有的私田。
公元前574年,鲁宣公在位的第十二个年头。
鲁国东面是死敌齐国,而且是一个不可战胜的齐国。在春秋时代,鲁齐相处模式是这样的:齐国需要扩张——进攻并打败鲁国——鲁国向霸主国求和——霸主国讨伐并打败齐国——齐国表示服软,吐出一部分利益给霸主国。两百年的时光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齐国已经将鲁国打得奄奄一息了,可还是虎视眈眈地想要鲁国的命。
鲁国其他几个方向都是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二流诸侯国:卫国、郑国、宋国。卫国多奇葩,基本上都是在闹内乱,各种国君大臣花样秀逗,暂且不提;郑国是老牌的投降国,在晋楚之间,来回摇摆,疲于奔命,好好的一个小霸国最后变成了二流国中的垫底存在;而宋国的遭遇更是深深震撼了鲁国。
宋国的爵位最高,曾经的君主宋襄公甚至想做霸主,可见宋国国力之强。可是这么一个爵位高的国家在公元前575年彻底被打落至尘埃,而鲁国全程目睹了这么一个过程。
▲春秋牛角形耳云纹铜鼎
公元前595年,楚国再次进攻宋国,围困宋国的都城长达九个月.到最后,宋国的百姓贵族用房梁做柴火煮饭,煮的就是用自己子女从别人家换来的孩子。虽然宋国也派出了使者向霸主国晋(周天子代表)求救,然而宋国却被晋国当成了消磨楚军锐气的棋子,被无情地抛弃了。此时的鲁宣公代表(孟孙氏)就在营帐中,全程参与了这次“作壁上观”的军事行动。
也许,鲁国君臣在谈起这次战争时,都会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战栗感吧!在《春秋》中,鲁国人的这种不安全感被描述为“朝不保夕”。
对鲁宣公来说,国内的局势也是鼎沸热腾。从鲁桓公时代开始分封的三个宗室辅佐势力——三桓,到鲁宣公时代已经成了巨无霸的存在,经过“庆父作乱”的几十年混乱,鲁国国君的权威坠地,而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则在动乱中侵夺属于国君的权力,不断发展。当时,列国之间形容鲁国说:“叔出季处。”意思是叔孙氏负责鲁国在列国之间的外交,而季孙氏则负责鲁国内政,这两块国家权力完全脱离国家的控制,全部由三桓掌握。
私田的发展对士大夫来说是有利的,而对国君来说是不利的。“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在周代,荒地、沼泽、山林如果没有分封,那么默认就是君主的,而现在士大夫们开垦私田,就是侵夺了国君的领土。鲁宣公对三桓明面上把持国家权力,暗地里蚕食君主领地的行为毫无办法。
▲春秋百乳铜鉴
既然无力应对,只能随波逐流!
公元前594年,在鲁宣公的推动下,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改革:“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意思是在原有的公田征税基础上,再次加征百分之十,这部分税收由私田承担。此次改革让鲁国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也更加促进了鲁国百姓拓荒开垦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鲁国的生产。消息传出后,晋国、齐国、楚国纷纷效仿,也开始对私田进行收税。
在初税亩改革获得成功后,鲁国不久又推行了“作丘甲”的兵制改革。“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和井田制相配合的是,在“丘”这个层级的行政单位上,从西周初年开始,就规定四丘民就必须承担一乘的兵役任务——称为军赋。一乘车由3个甲士(职业军人)和72个步兵(后备军)构成,随着战争规模扩大,这种兵役制度不能满足战争对士兵数量的需求,于是鲁国改成每丘出一个甲士,24个步兵构成一个小的“乘”,作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这次改革既增加了鲁国的作战士兵数量,也细化了作战单位,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然而鲁国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只不过是被动地变革,所以并不能带给鲁国突进狂飙式的国力增长。而且因为三桓势力带来的鲁国内政混乱,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反而是随着改革的推广,在晋国、秦国等充满活力的国家,不分私田公田统一征收税赋的变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兴起于鲁国的改革大浪在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中抵达高潮。
知识点思考 为什么鲁国初税亩改革能获得成功?
对国家来说,财政收入增加了;对国君来说,能从已经丢失的权力(领土)中获得一部分收入;对大贵族(三桓)来说,侵夺国君领土的行为得到了默认;对中小贵族来说,开拓自己的私田得到了国家保证。可以说,初税亩改革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整个鲁国的所有既得利益者都获得了自己的利益分成,而对平民百姓来说,无论改革前还是改革后,都一样为贵族耕作,与这次利益分配无关,所以不会支持也不会反对这次改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