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交恶-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秦晋交恶

秦国应晋国政府的邀请,派兵护送公子雍回晋国继承君位。不料赵盾出尔反尔,反倒在令狐重创秦军,使得两国刚刚缓和的局面又变得紧张起来。

秦康公大骂晋国人无信用可言,公元前619年,秦军发动报复性的攻击,占领晋国的武城。仅仅一年后,晋军进行反报复,占领秦国的少梁。秦军不甘示弱,在当年夏天又进攻晋国,夺得北徵。

秦晋两国你一拳、我一脚地打来打去,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是秦国毕竟是一匹恶狼,晋国还是不得不花费许多精力来防备这匹狼的反扑。

公元前615年的冬季,秦康公亲自领军越过边境线夺取晋国的羁马城,来势汹汹。在秦军阵营中还有一位晋国人,就是逃到秦国的士会。

赵盾深知来者不善,动员最精锐的部队迎战。晋军总司令由赵盾亲任,副元帅荀林父;上军司令为郤缺,副司令臾骈;下军司令为栾盾,副司令为胥甲。晋军抵达河曲,与秦军对垒。

上军副司令臾骈对赵盾说:“秦军远道而来,不利久战。我军可以深沟高垒,坚守阵地。以逸待劳,等他们撤退时再发起进攻。”赵盾对臾骈这个建议非常欣赏,下令全军上下加强防御,不得出击。

臾骈这一招相当厉害,秦康公急于跟晋军开战。可是赵盾却不想开战,随着时日的拖延,对于补给线很长的秦国军队相当不利,怎么办呢?

秦康公召见士会,问道:“有什么办法能让晋军出城作战呢?”

士会是著名的战略家,他对秦康公说:“赵盾有一名很有才干的部下,名叫“臾骈”,新近出任上军副司令。这一定是他想出来的战术,目的在于削弱秦军的战斗意志。不过晋军有个弱点,就是上军将领赵穿。他是赵盾的族弟,也是晋襄公的女婿,深得赵盾的信任。可是赵穿这个人年轻气盛,又不学无术,狂妄自大。现在臾骈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他一定十分忌恨,对臾骈的战术肯定嗤之以鼻。只要我们出动一支轻骑兵,对赵穿的部队发动袭击,他一定会领兵出战。”

秦康公听了之后惊叹不已,士会对每位将领的性格特点看得这么透,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秦康公也暗暗担心,毕竟士会是晋国人,如果哪天跑回去,那晋国岂不是如虎添翼吗?

秦康公使用士会的方法,派出轻骑兵骚扰赵穿的部队。果然不出士会所料,赵穿对臾骈的乌龟战术早就看不顺眼,这下秦军打到眼皮底下,他能沉得住气吗?赵穿马上命令全体士兵,出城迎战。

秦军只是虚晃一枪,掉头就跑,赵穿没能追上。回到兵营后,他恨恨地说:“我们准备了粮食与盔甲,就是为了和敌人决一死战。现在敌人已经到了眼皮底下,我们还在等什么呢?”他部下的军吏回答道:“这是为了等待最佳时机。”赵穿狠狠地吐口水骂道:“我可不懂什么战术,我只知道敌人来了,就得出去打仗。”

赵穿自恃是晋襄公的女婿,又是赵盾的族弟,不把军令放在眼中。拉了一队人马,私自出了兵营,准备找秦军较量。

赵盾得知消息后吓了一跳,对众人说:“如果秦军在战斗中俘虏了赵穿,就是俘虏了我国一名贵族。他们就可以自称打胜仗了,可是我如何向国家交代呢?”他深恐赵穿有失,便下令全体晋军尾随出发。

秦康公见状心里暗自高兴,可是双方一交手,他马上意识到晋军的战斗力太强大了。晋军采用臾骈的策略,看来是有所成效的。秦军军心有所涣散,秦康公一看不对劲,赶紧下令撤兵,赵盾也见好就收。这次交锋,双方均没有什么建树。

回到兵营后,秦康公思前想后。觉得这些日子以来,秦军原来高昂的士气已经变得低落。不行,还是得撤。不过撤退之前,得先迷惑晋国人一下。秦康公派使者前往见赵盾,说道:“今天打得很不过瘾,我军士气高昂,我们明天战场上见。”

秦国使者离开后,臾骈对赵盾说:“秦国使者的眼神与语气,都掩藏不了对我们的畏惧,看样子秦国人是想逃跑,我们可以出击了。只要追到黄河边,一定可以在秦军渡河前击败他们。”

这个时候下军副司令胥甲与赵穿两人突然跳出来阻挠道:“不行!现在我军战死的士兵尸体还没有掩埋,伤者还没有得到救治。现在丢下他们不管,有违仁义。秦军约我们明天再战,现在约期还没有到就准备将敌人逼到险境,这不是勇士所为。”赵穿等人究竟是故做英勇状呢?还是为了跟臾骈唱对台戏呢?最后赵盾放弃了对秦军发动进攻。

当天夜里,不出臾骈所料,秦军在黑夜的掩护下悄然撤退了。

晋国失去了一次重创秦国的机会。

经过这一战,赵盾更加意识到遏制秦军东进的必要性。他增强了咽喉要道桃林要塞的防卫力量,牢牢地把秦军压制在桃林以西的区域。

令赵盾深感担心的是秦康公重用逃跑到秦国的士会。士会这个人不仅品格高尚,而且对晋军的实力了如指掌。一旦为秦国所用,对于晋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赵盾就此事主持召开六卿会议,在会议上赵盾发言道:“现在士会在秦国,狐射姑在狄国。这对我国乃是大隐患,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好?”

荀林父站起来发言道:“我看还是请狐射姑回国吧,他通晓外交事务,何况他父亲狐偃乃是晋国的大功臣。”荀林父这个人脑筋有点转不过弯,当年狐和赵斗法,好不容易赵盾才赢得胜利,狐射姑哪能说回来就回来呢?

郤缺毕竟是从政治旋涡里走出来的,他站出来反对荀林父的意见:“狐射姑兴兵作乱,犯下的罪行很重,我看还是让士会回来吧。士会这个人,不计较个人名利,知廉耻明大义。而且有智慧,况且他也没有什么罪行。”

六卿通过表决,最后决定争取士会返回晋国。

这件事并不容易办成,秦康公岂会不知道士会是个人才呢?他又岂肯将士会拱手让给敌方阵营呢?

赵盾策划了一个绝密的计划,首先是必须派遣一位士会信得过的人前往秦国,而且不引起秦康公的疑心。赵盾找到了一个人,此人名为“魏寿余”,是个贵族。采邑在魏地,靠近秦国。为了迷惑秦国人,赵盾与魏寿余上演了一出双簧。

赵盾找了个借口,将魏寿余的家人逮捕,囚禁起来。魏寿余在黑夜的掩护下逃出晋国,前去投奔秦国。魏寿余见了秦康公后,大骂赵盾。然后向秦康公表示,他愿意把自己的采邑魏地送给秦国。

秦康公听了大喜,当即接受魏寿余的投降,并在大殿上召见他。魏寿余到了大殿,遇到士会时故意用脚踩了他一下,这是一个暗示。士会是何等的聪明,他马上意识到魏寿余不过是假投降,此来是另有用意的。当初士会因为赵盾在立君的问题上反反复复,一怒之下离开了晋国。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时过境迁矣。晋国毕竟是他的祖国,如果赵盾不计前嫌,那他又何尝想客死他乡呢?

士会与魏寿余二人心照不宣。

过了一段时间,秦康公准备前去接收魏地。魏地在黄河东岸,秦康公等人抵达黄河西岸,魏寿余对秦康公说:“请先派个人跟我渡河过去,最好是对河东情况熟悉的人,能够与当地官员打交道。”魏寿余把条件限定得这么窄,很显然,只有士会一人是合适的人选。

秦康公对魏寿余的话没有怀疑,他回头对士会说:“有劳先生去一趟了。”

士会却故意推辞说:“那不行,晋国人如虎狼一般,没有信誉可言。只怕我过去了,就会被他们杀死。到时说不定您一怒之下,也会杀了我的妻子呢,我不干!”士会这么一说,秦康公更放心了,安慰说:“你放心,如果晋国人背信弃义,不以魏地降秦,到时寡人肯定送还卿家的妻子。你不必有任何疑虑,寡人愿对着滔滔黄河水发誓。”

不知不觉中,秦康公钻进了士会设下的陷阱。什么叫有智慧的人,士会就是有智慧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秦国人都糊里糊涂的,正当士会要渡河时,秦国大夫绕朝偷偷在他的耳边说:“你不要以为秦国没有人才,只是我不能说服国君罢了。”

士会渡过黄河后,黄河东岸的魏地人齐声喝彩,热烈欢迎他的归来。这时对岸的秦康公方才如梦初醒,他意识到中计了。可是这能怪谁呢?士会早就明言,他可能一过河就回不来的哦。得了,怪来怪去,还得怪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如士会。与晋国人相比,秦国人在守信用方面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以前的秦穆公还是现在的秦康公,都没有轻易违背自己的诺言,哪怕是上了别人的当。秦康公将士会的妻子也送过河,使他们得以重聚。

士会回国是一件大事,日后他成为晋军一名重要的将领。

在之后几年,晋和秦没有发生战争,但两国的敌对状态并没有得到改变。

晋国政府希望与秦国和解;否则后方始终不安全,这将影响到其在中原与楚国的争霸。但是秦国并不愿意与晋国和解,原因是晋国人确实比较阴险狡诈,忘恩负义。

赵穿急于立功,他对族兄赵盾说:“要与秦国和解,必须要对其施加压力。不如我们先攻打秦的小喽啰崇国,到时秦国一定会援助崇国,这时我们就可以乘机提出和解的要求。”赵盾觉得这个方法行得通,批准赵穿的行动。公元前608年冬季,赵穿就带着军队杀向崇国,秦国果然派出军队援助。这时赵穿提出和解的请求,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人拒绝妥协。

秦康公不仅不买赵穿的账,而且在第二年发动报复行动,出兵包围了晋国的焦邑,赵盾亲自率军解焦邑之围。

晋和秦两国都意识到这样你打我一下,我报复你一下,并不能实现真正压倒性的优势。既劳民伤财,又收效甚微。出于固执,秦康公不愿意与晋国和解。但战争基本上停止了,这种冷战中的和平对双方都有好处。

晋国虽然在西面受到秦的牵制,却仍然维系着中原霸主的地位。在晋文公和晋襄公两代雄主去世之后,继任的晋灵公只是昏庸之辈。晋国仍然强大,这不能不说是赵盾的功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