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韩愈 栏目:韩愈诗集 2022-03-28 10:49:50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①

【原文】

荆山已去华山来②,日出潼关四扇开③。

刺史莫辞迎候远④,相公新破蔡州回⑤。

【注释】

①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阁老: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

②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③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

④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说“莫辞远”。

⑤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新:一作“亲”。破:攻破。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译文】

荆山刚刚被大军翻越过去,华山便迎面而来,红日东升映照潼关城楼,此刻城楼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不要推辞说迎候官兵的路途遥远,你看宰相裴度刚刚攻破蔡州,现在已经凯旋归来。

【赏析】

此诗约作于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他们翻过荆山境界,即将向华州进发,为抒发胜利豪情而即兴写下此诗。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凯旋大军翻越荆山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大军从荆山飞驰而过,转眼之间就到了华山境内的潼关要塞。诗人在写凯旋大军翻过荆山时用了“去”,而到华山时用“来”,这一来一去,表达了此刻作者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在凯旋者心目中,雄伟的山岳,仿佛也被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折服,争相奔来表示庆贺。在此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显得极为生动有致,而接下来所看见的“日出潼关”,又借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如同日出一样:太阳东升,冰雪消融,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的一时扭转,如此壮丽的画面怎不令人喜悦呢?

诗的后两句以抒情笔调描绘出通知华州刺史张贾准备犒劳三军的情景。这里的一句“刺史莫辞迎候远”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便是幽默诙谐的语气中,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极为有趣的想象空间:刺史接到迎接大军的文书之后会是怎样的神情呢?然而正是这种切合喜庆环境的语言,读来使人倍感有滋有味,倘若拘于常理的描绘语言,反而很难把这样欢快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诗中的前三句都没有直接写率领凯旋的人,而末尾一句“相公新破蔡州回”直接点明了凯旋归来的军队将领,同时蕴含了诗人对宰相裴度率军亲征凯旋而归的由衷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统一战争的态度,继而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激情与爱国情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