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灵王之死-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楚灵王之死

毫无疑问,楚灵王是一个好战分子。

灭掉陈和蔡两国之后,他下令在陈、蔡两地,以及北部的不羹(包括东不羹和西不羹两城)重新修筑坚固的城墙。每座城池配备一千辆战车,四座城池总计有四千辆战车,从这个数量可以看出楚国军事力量之强大。

楚灵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问右尹子革:“以前诸侯害怕晋国,疏远我国。现在我们在北方四城便拥有四千辆战车,你看诸侯是不是会怕我了?”

子革讨好他说:“光是这四座城池的力量就让人害怕了,何况是整个楚国呢?他们一定会害怕的。”

确实,此时楚国的力量是令人畏惧的,其对手晋国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两年后(公元前529年),晋国出动四千辆战车在邾南大阅兵,以威慑诸侯,这似乎是对楚国人施压于中原诸侯国的一种回应。

但楚灵王还是有一种失落感,因为在与吴国的交锋中,楚国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不仅如此,原来投靠楚国的徐国反倒投靠了吴国。在五年前(公元前536年)的讨伐徐国的战争中,楚军被吴国人打得大败,对楚灵王来说这是耻辱。

雪耻的机会来了。

如今北方四城高高耸立,北线无忧,楚国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与吴国的战争中了。当然首先要灭掉徐国,报一箭之仇。

灭蔡后的第二年(公元前530年),楚灵王派荡侯和潘子等将领,出击徐国。他自己则屯兵于乾谿,作为前锋军队的后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楚灵王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在临近,危险不是来自吴国或其他外部的力量,而是在楚国内部。

在楚灵王亲征徐国时,楚国内部爆发叛乱。

这场叛乱蓄谋已久,起因是楚灵王得罪太多人了。自从楚灵王即位后,一味对外扩张。内政则采取高压手段,早已引起一批臣僚的强烈不满。被楚灵王迫害过的薳居、许围、蔡洧和蔓成然四家组成联合阵线,暗中策划叛乱。如今楚灵王离开首都亲征徐国,正是发动叛乱的最佳时机。

参与叛乱的人中,甚至还有一名越国大夫,他叫“常寿过”。以前常寿过曾代表越国参加楚国主持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中遭到楚灵王的羞辱,因此他也带着一批人前来为反灵王阵线助威。

叛军偷袭固城,攻克息舟,并修筑城堡准备与政府军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蔡国复国主义运动沉渣泛起,最后与楚国国内的叛乱汇合成一股洪流。

蔡国复国运动的关键人物是观从。

观从原本是楚国人,他的父亲观止在楚康王当政时被处死。他便流亡到了蔡国,并且在蔡国大夫朝吴手下当差。蔡国被楚国灭亡后,观从一心要拯救蔡国,争取二次独立。当他听到楚国爆发反政府叛乱时,十分激动,便对朝吴说:“机不可失,如果不争取独立,蔡国将没有复国的机会了,请让我试一试吧?”

自从被楚国吞并后,蔡国改为蔡县,最高长官由楚灵王的弟弟熊弃疾担任。要谋求蔡国独立,就必须要得到熊弃疾的支持。

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熊弃疾不仅是楚灵王所信任的人,而且也是灭陈与灭楚之战中的楚军总司令。想要策反熊弃疾,可能吗?朝吴对此深表怀疑,可是观从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会放弃。

首先要让楚灵王的两个政敌返回国内。

这两个政敌,其实也是楚灵王的弟弟,即子干(公子比)与公子黑肱。当初楚灵王发动政变夺权时,子干逃到晋国;黑肱逃到了郑国,到现在已经流亡十二年了。

观从伪造了一份蔡县最高长官熊弃疾的文书,大意是说准备推翻灵王的统治,希望两位哥哥能回来协助。子干与黑肱两人看了后信以为真,便满怀希望地前往蔡县。可是他们没有见到熊弃疾,却见到一张陌生的面孔……

观从这时已经秘密组织了一支复国军,但他位卑言轻,要有人出面主持大局。子干与黑肱是楚国王子,身份尊贵,有号召力。况且两人都是楚灵王的死敌,自然成为主持大局的人选。可是子干与黑肱却不干,在他们看来,这支微不足道的复国军,要对抗强大的楚国政府军那是痴人说梦。

不干也得干,观从一声怒吼。

在观从的武力胁迫下,子干与黑肱两人被迫同意与观从组成统一战线。

复国军开始行动了,义勇军偷袭蔡县最高长官熊弃疾的府衙。当时熊弃疾正在吃饭,忽然见一大群人冲杀进来,心里吓坏了,把碗筷一扔,从后门逃走了。

观从这个人头脑灵活,擅长搞阴谋。他进了府衙后,便在地上挖个坑。杀了一头牲口,放进一份事先准备好的伪造盟书,这是春秋时代盟誓的标准程序。办妥之后,他召集市民,宣布说:“蔡县最高长官已经召回子干和黑肱两位公子,并且立了盟约。准备把他们送回楚国,以武力推翻现在暴虐的国君。”

这时,观从的老上级朝吴站出来呼吁说:“如果你们想为暴君白白送死,那就选择袖手旁观吧;如果你们想恢复蔡国,求得安定,那就支持最高长官,向暴君开战吧。”

复国可是神圣使命,这些蔡国遗民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支持伟大的复国运动。

楚灵王虽然在蔡县驻扎不少兵力,但这些兵力主要是由以前的蔡国人组成的。如今在观从与朝吴的煽动下都倒向复国军,蔡县最高长官熊弃疾成了光杆司令了。

熊弃疾陷入两难境地,要镇压复国军吗?现在他没有兵力,怎么镇压?逃回楚都吗?那也不行,观从伪造了所谓的盟书,又公开宣称他与子干和黑肱结盟,要杀回楚国。如果这时回去,楚王会信任他吗?

进不得,也退不得。再看看国内的形势,叛乱正在蔓延,国家正陷于危险中。而这时,楚灵王却还热衷于讨伐徐国。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四面楚歌,楚灵王的统治已是摇摇欲坠了。不如就跟蔡国复国军联手,杀回楚国,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哩。

熊弃疾向观从伸出友谊之手,一个更广泛的反楚灵王阵营形成了。

凭借自己的影响力,熊弃疾成功地说服陈和不羹等城的驻军参加讨灵王的军事行动,并且把楚的喽啰国许国和叶国也拖下水。光是陈、蔡和不羹这些城池就拥有四千辆的战车,楚灵王原本打算以此强大的力量来威慑诸侯。不想这些城池竟然倒戈一击,从而加速了他的覆灭。

国内的叛乱势力也与熊弃疾合流,一支强大的军队迅速向郢都推进。

根据事先达成的协定,倒灵王行动成功后,陈与蔡将复国。挺进到郢都郊外后,陈军和蔡军打出了本国的旗号,在神圣使命的召唤下士气更加旺盛。

熊弃疾是楚军中的名将,他并没有急着攻城,因为他深知郢都的防御工事极其坚固。以前楚相子囊在伐吴失利后,警告下任首相子庚,一定要加固郢都的城防。这本来是为了对付吴国,不料吴军尚未打到郢都,叛军先来了。郢都不是一座容易攻陷的城池,如果不能迅速拿下,楚灵王一旦从徐国前线回师,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形下,熊弃疾决定智取郢城。他派两名心腹秘密入城,买通太子身旁的侍卫,刺杀主持郢都防御的太子与公子罢敌。政府军群龙无首,首都一片混乱,反政府军里应外合很快便攻克郢都。

进军郢都的军事行动中,熊弃疾是灵魂人物。如果没有他参加反政府军,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战果。但是在子干、黑肱和熊弃疾三兄弟中,子干最为年长;熊弃疾最年幼,因此入了国都之后熊弃疾没有成为楚王。而是由子干继位为王,黑肱为令尹,熊弃疾为司马。

政变成功了。

但是还不彻底,因为楚灵王还没有死,他还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得知国内政变的消息后,楚灵王大惊失色。情况紧急,他已经来不及召回在徐国前线作战的部队,自己匆匆率驻扎在乾谿的战略预备队火速返师。

可是熊弃疾的出手更快。

在控制郢都后,熊弃疾马上派观从作为特使前去见楚灵王,告知郢都已经沦陷的消息。显然,熊弃疾希望楚灵王能知难而退,选择逃亡之路。

观从是蔡国二次独立的英雄,同时也是一名鼓动家。他借着见楚灵王的机会,偷偷地在政府军中散布小道消息:“先归顺新政府者,可以保有官职家财;后归顺者将被处于劓刑。”楚军官兵听了都很害怕,大多数开小差,偷偷溜走了。

楚灵王的军队行进到訾梁时,士兵们也跑得差不多了。

这下子楚灵王彻底泄气了,突然间,他发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这个以冷酷著称的君主,心里流露出罕见的人情味。他想到自己的儿子们,一种父爱涌上心头。他是多么地爱他们啊,可是却从来未尝说出来。如今儿子们个个死于非命,再也没有机会表白了。他心里感到一阵苍凉,一不小心,从马车上摔落在地上。但他没有在意,只是抬头问身边的侍从:“别人也会像我一样怜爱自己的儿子吗?”

一位老侍卫官回答说:“有些人对儿子的爱还超过您呢!唉,我老了却没有儿子,看来将会被弃尸在沟壑了。”

楚灵王若有所思,似有悔意地说:“我杀了那么多人的儿子,能不落到这一步吗?”

他的亲信右尹子革安慰说:“您可以先在郢都郊外等等,打探一下国人的民心向背吧。”

“唉,众怒难犯啊。”楚灵王此时倒颇有自知之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子革又建议:“不如先找个大的城池躲躲,然后向诸侯求援。”

大城?楚灵王苦笑了,还有哪个大城听命于我啊?“都背叛了!”他挤出了几个字。

“不行的话,就直接逃到国外吧,看看哪个大国能出兵相助。”

“唉,我的运气就到此为止了。还是不要丢人,自讨侮辱了。”他已经沮丧到极点了。

楚灵王什么也不听,子革一转身溜了,向新政府投降了。

天地茫茫,竟然无容身之地。楚灵王沿着汉水而下,惶惶如丧家之犬。总算还有一个人惦记着这位落难国君,忠心耿耿的申亥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找到了楚灵王并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家中。

灰心丧气的楚灵王失去了往日的锐气,权力没了,财富没了,女人没了,什么都没了。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何脸面呢?结束了,人总有个归宿吧。

五月的一天,申亥一如往常推开房门。他看到楚灵王壮硕的身躯在空中摇晃着,套在脖子上的绳索悬在横梁之上……

楚灵王就这样死了。

他得到了“灵王”的恶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帝王生涯一无是处。楚灵王时代楚国又恢复了几分霸气,在外交中让晋国占不到便宜。他雄心勃勃,疯狂扩张,差一点就成为一代霸主。他的失败在于树敌过多,敌人来自国内的叛乱者,来自陈蔡的复国分子;同时还有他的三个弟弟。

其实楚灵王并非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他完全可以隐忍含垢,依靠喽啰国的力量卷土重来。但他心虽黑,脸皮却不够厚,最终只能像项羽一类的人物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了。

楚国的内战结束了,可是政坛并不平静。

权力斗争还在持续。

子干、黑肱和熊弃疾三人联合推翻了楚灵王的统治,在这场战争中熊弃疾功劳最大。可是楚王之位却落在子干手中,因为他是哥哥。

显然,熊弃疾对这样的权力分配是不满的。他开始在新政府中清洗楚灵王的旧臣,大量提拔自己的亲信。对此富有谋略的观从是看出苗头了,他对楚王子干说:“如果不把熊弃疾铲除了,您一定会遭灾的。”

可是楚王子干还是念及兄弟之情,不忍心下手。

观从叹了一声说:“你不忍心,可是别人未必不忍心,我是不能再待下去了。”他明智地远离政治斗争的旋涡,以免惹祸上身。

不出观众的预料,熊弃疾开始向国王的宝座发起冲击了。

当时楚国人都还不知道楚灵王的下落,更不知道他已经上吊自杀了。每天晚上,总有人搞恶作剧,高喊道:“国王回来了。”搞得人心惶惶。熊弃疾正好借助国人的这种恐慌心理,策划一场阴谋。

有一天晚上,熊弃疾指使亲信大造谣言,呼喊:“国王进城了。”这个谣言很快就传开了,全城混乱不堪。这时,他又派蔓成然前去见子干和黑肱,慌慌张张地对两人说:“国王已经进城了,司马弃疾已经被杀死了,乱兵很快就杀进来了。你们可要做好打算,如果不想受到凌辱而死,就自行了断吧。乱兵四处暴虐,如洪水烈火,现在已经没办法了。”

刚刚说完,就只见外面乱成一片,只听见有人喊道:“弟兄们都到齐了吧?”然后又是一片兵戈声。

子干和黑肱两人见乱兵已经杀到门口,断然无生还的可能了。与其被羞辱而死,不如自己了断吧,两人默默地拔出剑。然后剑锋一闪,从脖子处喷出两道血柱,死了。

其实所谓的乱兵,不过是熊弃疾导演的一出戏。

这是一次完美的政变,杀人,但手不沾血。

略施小计的熊弃疾成了楚王,他把自己名字改了,叫“熊居”,这就是有名的楚平王。

楚平王是个颇有才能并有作为的君主,上台后他首先承认陈和蔡两国的独立,缓解楚国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其次,他大力推行新政,扭转楚灵王时代的苛政,而代之以宽松的政策。政府救济穷人,赦免罪人并提拔人才。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楚平王之胸襟,在倒灵王的战争中,最大的功臣是观从,但这个人却曾经劝子干杀死熊弃疾(即现在的楚平王)。但楚平王不仅没有问罪于他,反而许诺他:“你有什么要求,我都可以满足你。”

在楚平王的努力下,楚国的动荡局面结束了。

楚平王松了一口气,他想起还有一支楚国军队在徐国作战哩。当时楚灵王为了打击吴国,发动讨徐战争。但徐国还未拿下,国内便爆发内乱,致使前线部队指挥官一时不知所措。如今楚灵王死了,新政府应该召回这支军队。

可是很快,楚平王便收到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即入侵徐国的楚军,几乎全军覆灭了。原来在撤军途中,吴国突然出兵,在豫章截断楚国兵团的退路。在凶悍吴军的猛攻之下,楚军很快崩溃了。楚军将领荡侯、潘子和司马督等五名指挥官全部被俘,只有少数人逃回楚国。

自从吴楚战争爆发以来,面对吴国咄咄逼人的气焰,南方巨鳄楚国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吴国则一步步地从一个东方小国崛起为一个超级强国,成为春秋末期的一个奇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