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国被灭的样板事件-春秋故事-春秋时代历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春秋小国被灭的样板事件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先秦《诗经·桧风·素冠》

秦穆公灭掉西戎十二个小国,甚至连这些小国的名称在史书中都没有流传下来。其实在中原地区,被灭掉的小国更多。根据马太效应,弱者恒弱,周王室曾经分封的小国大部分在春秋中期就被消灭了,在史书中往往被一笔带过,只留下一个称呼,其中,江国就是这样被灭的典型。

江国位于河南中部,其都城位于现在的淮水北岸、正阳县东南方。传说中江国的始祖是伯益(大禹的大臣)之子,受到商朝的分封建国,不过专家考证,江国是东夷的一支,与发源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文明没有关系。

西周末期,随着华夏文明的扩张,江国很快“认清形势”,加入了朝见周天子的行列,成为了周天子的封臣——春秋时期很多小国都是以这种方式成了周封建体系的一员。

江国本来就是一个三流小国,而且处于宋、楚、齐之间,虽然曾一度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但是小国寡民的发展终也比不上衰败的大国。

春秋早期,周王室衰落,不能有效地庇护各个小国,而此时南方崛起,楚国的势力扩张到淮河南岸。此时的江国被迫依附于楚国,国君娶了楚成王之妹为妻。虽然名义上此时的江国还臣服于周王,但是实际上成了楚国势力范围中的一员,每年需要向楚国纳贡交成——类似于每年缴纳保护费。

此后,齐国崛起,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齐国带领中原联军南下攻略楚国,其主要的交战场就在江国周边。楚国的不停盘剥、大国来回拉锯的战争博弈和时不时地淮河泛滥,很快让江国不堪重负,于是,江国被迫改弦更张,重新回到齐国为首的华夏联军势力圈中。公元前658年,齐国、宋国和江国、黄国召开盟会,江国被迫成了齐国的附庸。对齐国等大国来说,这是争霸中的一件小事,是对楚国的一次重大胜利,而对江国君民来说,这却是灾难的开始。

每一个国家的霸权都不能持久,齐国内乱后衰落,不能有效地庇护江、黄等附庸国。此后,宋襄公更是演出了一场争霸的闹剧,彻底失去了对江、黄各国的控制。

知识链接 杞人忧天

成语“杞人忧天”的意思是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现在意为不必要的担心。但是从春秋时代的背景出发,杞国是一个小国,其贵族中的有识之士害怕大国的入侵,时刻担心社稷宗庙的存亡,以至于不得安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在春秋国家灭亡浪潮中,杞人忧天是贤明之士的共识。

公元前624年,晋国率领诸侯宋、陈、鲁、卫、郑,进攻沉国,覆灭沉国。沉国是和江国差不多大小的国家,属于传统的楚国联盟中的一员,位于今安徽临泉地区。晋国联军的这种行为很快引来了楚国的报复,当年秋,楚军围困江国。

在楚国的大军围攻下,江国根本不敢出战,很快都城被困,被迫向周天子求救。周天子作为名义上的首领,根本没有能力出兵维护江国,所以这封求救信很快就送到了晋国国君的手中。出于争霸的需要,晋国派大将先仆讨伐楚国以救援江国。

公元前624年冬,晋国联军和少量周天子的部队讨伐楚国,直接进攻楚国北大门方城。

但是双方并没做好大规模作战的准备,所以晋国联军遇见楚军后并没有发动攻击。而春秋时代则没有很好的攻城手段,楚军长期围困江国都城,没有获得实际效果,受到晋国联军威胁后,就撤兵了。

然而,江国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对周、晋而言,这种墙头草一样的小国,并不值得其与楚国正面交锋;而对楚国来说,江国所在地区是其进入中原的桥头堡。因此公元前623年,楚国再次进攻江国。

和前一年一样,江国还是无力抵抗,只能再次向晋国求援。

然而,此时秦穆公带领军队为报复崤之战攻入晋国境内。晋国后院起火,自顾不暇,无力救援江国。此年冬,楚国攻入江国都城,灭其国。

和一般的中原灭国战争不同,楚国的灭国方式极其野蛮。楚军拆毁了江国的都城,将江国的贵族迁徙到楚国境内,然后驱赶江国的平民,让他们流散四方。这种灭国被称为“毁宗庙,灭社稷”。

江国和秦国同姓氏,所以江国的灭亡可以算是秦国同宗的损失,所以秦穆公在听说江国灭亡后穿哀服为之悼念——相当于现代的降半旗志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