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群芳过后西湖好①,狼藉残红②,飞絮蒙蒙③,垂柳阑干尽日风④。
笙歌散尽游人去⑤,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⑥,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①群芳过后:指百花凋零之后。群芳:指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水和诸水汇流处。
②狼藉(jí)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狼藉:一作“狼籍”,形容散乱的样子。残红:指落花。
③蒙蒙:形容细雨迷蒙的情景。一作“濛濛”。
④阑干:一作“栏干”。纵横交错、参差错落的样子。尽日:整日。
⑤笙歌:此指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
⑥帘栊(lóng):窗帘和窗棂,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译文】
虽说是在百花凋零之后,但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美好,凋落的花瓣轻盈散乱,如同飞絮飘落一般迷蒙一片。杨柳低垂交错,整天随风轻拂着湖水。
悠扬的笙箫歌声渐渐平息,游人也都尽兴离去,这时才开始觉得春天一片空寂。回到居室,垂下窗帘准备休息,忽然看见蒙蒙细雨中,有一双燕子匆匆飞归。
【赏析】
本词约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即兴而作《采桑子》十首,这是其中一首。
本词写暮春倚栏观湖游兴之感,描写了颍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的面貌,抒发了作者寄情湖山风光的悠然情怀。词中虽然是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明丽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西湖风光的喜爱,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上阕写暮春时节,群芳凋谢之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下阕写众人归去之静。“始觉春空”,表达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心情。
全词清新隽秀,以独特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作者心中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与眷恋。词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反衬之中,使感情更加含蓄,而且真切动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