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之忍第二十四
信之忍第二十四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尾生以死信而得名,解杨以承信而释劫。
范张不爽约于鸡黍,魏侯不失信于田猎。
世有薄俗,口是心非。颊舌自动,肝膈不知。取怨之道,种祸之基。诳楚六里,勿效张仪;朝济夕版,曲在晋师。噫,可不忍欤!
【译文】
《论语》载子贡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时,孔子答道:“自古以来,人都会死,但是一个人没有信用就不能立身,一个君主如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立国。”《庄子·盗名篇》载:尾生曾和一个女子约定在桥下见面,那个女子没来,大水来了,尾生还不离去,就抱着桥柱淹死了,尾生守信的名声便流传百世。《左传》载宣公十五年,晋国大夫解扬虽被敌国楚国所俘,但他坚守信用,抓住机会,让宋人知道晋国将起兵救宋的消息,完成了晋君的命令,楚人为他守信的精神所折服,将他释放回国。
东汉时的范式和张邵分离时,范式曾许诺两年后他会去张邵家拜访其母亲。两年后,他没有违背分别时做出的承诺,兑现了诺言;《战国策》载魏文侯跟虞人约好出去打猎,但到了这天酒意正酣,天又下雨,文侯仍然如期赴约。
人世间有轻薄的风俗,往往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不守信用,这是招致怨恨的原因,也是招致祸害的根苗。《战国策》载战国时的张仪以6里换600里之辞欺骗楚怀王,使楚国大败,后人不要仿效他的口是心非;《左传》载僖公三十年,晋惠公得到秦国帮助才得以回到晋国为王,但他背信弃义,没有兑现割让焦瑕给秦的诺言,与秦国为敌,结果遭到秦国的征伐,是咎由自取。啊!有信才能立身、立国,不信则会取怨种祸,怎能不忍一忍对“信”的背弃之心呢?
【评析】
守信用既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本。古人深知信用的重要性,而今人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欺诈的行为也许暂时能为你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同时你也就失去了他人对你的信任,没有信誉的人,在社会中难以立足,更不会有人愿意和你共同合作。表面上获利,实际上却是最大的损失,甚至成为招致祸害的根苗。所以,人与人之间应重承诺,守信用。
典例阐幽 做个言而有信的人
我国古代尤其讲究人与人之间要重承诺、守信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国时,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用木牛运输军粮,再出兵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祁山堡),第四次攻魏。魏明帝亲自到长安指挥战斗,命令司马懿统帅费曜、戴陵、郭淮诸将领,征发雍、凉二州精兵三十余万迎战蜀军。司马懿调齐军马,留费曜、戴陵二将屯扎,然后率大军直奔祁山。诸葛亮见魏军兵多将广,来势凶猛,不敢轻敌,命令部队占据山险要塞,严阵以待。魏蜀两军,旌旗在望,鼓角相闻,战斗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紧要时刻,蜀军中有八万人服役期满,已由新兵接替,正整装待返故乡。魏军有三十余万,兵力众多,连营数里。蜀军中这八万老兵一离开,就显得单薄了。众将领都为此感到忧虑。这些整装待归的战士也在忧虑,生怕盼望已久的回乡心愿不能立即实现,估计要到这场战争结束方能回去了。
蜀军将领纷纷向诸葛亮进言,要求八万兵士留下,延期一个月,等打完这一仗再走。诸葛亮断然拒绝道:“统帅三军必须以遵守承诺、坚守信用为本,我岂能以一时之需,而失信于军民?”诸葛亮停了一停,又道:“何况远出的兵士早已归心似箭,家中的父母妻儿终日倚门而望,盼望着他们早日归家团聚。”遂下令各部,催促兵士登程。此令一下,准备还乡的士兵开始感到意外,接着欣喜异常,感激得涕泪交流。他们反而不愿走了,纷纷说:“丞相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理应誓死杀敌,以报大恩。”他们一个个自愿报名,要求留下参加战斗。那些在队的士兵也受到极大的鼓舞,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准备痛歼魏军。
诸葛亮在紧要关头不改原令,使还乡的命令变成了战斗的动员令。他运筹帷幄,巧设奇计,在木门设下伏兵。魏军先锋,是一员勇将,被诱入木门埋伏圈中,弓弩齐发,死于乱箭之下。蜀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魏军大败,司马懿被迫引军撤退。诸葛亮犒劳三军,尤其褒奖了那些放弃回乡、主动参战的士兵。蜀营中一片欢腾。
诸葛亮取信于士兵,宁肯使自己一时为难,也要对士兵、百姓讲诚信。他深知一次欺诈的行为可能会解决暂时的危机,但这背后所隐伏的灾患却比危机本身更危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