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哥:
针对电影《芳华》和原著小说,我们聊了这么多,那么安子,我们再说说著名作家严歌苓之所以演绎《芳华》的原因吧。
注解: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其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与经验都成了她的创作“矿藏”,甚至她和丈夫劳伦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搅局”的爱情故事也写成了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
安子:
我先说说著名作家严歌苓吧。莫言曾经说过,作家不必写自传,因为他所写的每本小说,都是自传的一部分。事实上,严歌苓的《芳华》就是她自身生活的部分反映。先看看严歌苓的人生经历,我们就能理解《芳华》的创作背景了。
严歌苓出生于1958年,父亲严敦勋,笔名萧马,既是作家,也是编剧;母亲是一名极为勤奋的话剧演员。严歌苓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文革”开始,于是学校里都乱了,严歌苓便回家看书。父亲的书柜里装满了世界名著,严歌苓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于是很小的时候,她就看过了《唐璜》《战争与和平》《西厢记》。
12岁那年,严歌苓报考部队文工团,成了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艺兵。那是她人生中最鲜活的一个阶段,当时她是文工团里练功最勤奋的演员。每天早上4点,她就爬起来练功。从12岁到20岁,严歌苓多次赴西藏演出,舞蹈给了她全部的青春幻想。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芳华》书封上的剪影,就是严歌苓当年的照片做成的。
严歌苓在文工团,和《芳华》里的萧穗子一样,给一个喜欢的男兵写了160封情书。而对方,最终居然公开了情书,检举揭发了严歌苓。青春岁月里,最惨痛的伤害,就来自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这就是严歌苓的青春。
20岁时,严歌苓所在部队参加了自卫反击战。当时记者很少,严歌苓却毫不犹豫都对上级说:“我想去!”于是,她就像《芳华》里的萧穗子一样,成了一名战地记者。
然而身为女兵,严歌苓不能前往战场第一线,只能在野战包扎所采访伤员。然而当一个又一个伤员被抬进包扎所,走廊和手术室里都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时,严歌苓看到了战争的轮廓,血腥而残酷,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这些经历让她最终成了一名军旅作家,而没有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严歌苓在30岁的时候,下决心去美国,考一所专门的艺术院校。她买了三本新概念英语和几本字典,每天抱着书死记硬背。到了美国后,她破釜沉舟,死磕到底,居然考上了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并最终成为班上唯一一个拿满A的学生。
为了维持生计,严歌苓打过各种工,当过清洁工、在餐馆里打过工,当过女佣。她经历过各种底层的生活和磨难,最终将所有的生活凝结成文字,升华成了小说。
最初,严歌苓写了《少女小渔》,拿到台湾文学奖,收获了3000美金。一天早上,一个导演打电话找她,说:“我想拿下这篇小说的版权。”严歌苓就问:“请问你叫什么?”对方回答说:“我叫李安。”
注解:《少女小渔》是严歌苓的海外短篇集,收录有《少女小渔》《非洲故事三则》《海那边》《红罗裙》《女房东》《学校中的故事》《抢劫犯查理和我》《失眠人的艳遇》《橙血》等。其中《少女小渔》由李安制片、张艾嘉导演、刘若英主演,荣获亚太地区国际电视节最佳影片奖。
最后,严歌苓拿到了一大笔钱,她终于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用再去打工,而可以安心地坐下来写作了。
说到这儿,我想广大听众可以体会到《芳华》的创作动机了吧?
注解:开成花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凉。
——严歌苓《花儿与少年》
我能永远吃苦,却不能永远年轻。
——严歌苓《非洲札记》
跟着人群走是一种选择,一种安全的选择,跟着爱好走,跟着理想走,是冒险的选择,有不可预料的成功和失败等在前面,但因为年轻,选择得起,失败得起,可预料的未来反而无趣。
——严歌苓《老师好美》
庸俗是一个人开辆豪华奔驰车,但连买本书的钱也花不痛快。
——严歌苓《波西米亚楼》
小马哥:
感觉作家严歌苓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小说。
安子,聊了这么半天,我想替广大听众问一句,你建议大家看电影版的《芳华》,还是看小说版的《芳华》?
安子:
小马哥这个问题问得很严峻。其实不管是电影《芳华》和小说《芳华》,都是经典,都值得一看。但是如果你不研究文学,也未曾经历过那段历史,我建议看电影版的《芳华》,因为温暖;小说版的《芳华》则相对沉重。然而,如果你经历过那个时代,并且在那个时代曾经被伤害过,那么我建议你看小说版《芳华》,因为所有的伤害都有它的来源,人性和战争,永远是不灭的主题。但不管是电影《芳华》还是小说《芳华》,都是《芳华》,不管是橘红色的还是灰黑色的,都是一样的浓墨重彩,一样的真情回归,一样的真实而绚烂,都值得我们去看,去品味,去回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