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采桑子(庭前春逐红英尽)》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李煜 栏目:李煜诗集 2022-03-28 12:16:55

采桑子(庭前春逐红英尽)

【原文】

庭前春逐红英尽[1],舞态徘徊[2]。细雨霏微[3],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音[4]断,香印[5]成灰。可奈[6]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题解】

《采桑子》,又称为《丑奴儿令》,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词调下《花草粹编》《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中均有题作“春思”。这首词是李煜前、中期的作品,表现少妇因美好春光的流逝而感怀,又因景怀人,心中无限愁思难遣。全篇情景交融,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是一首哀婉深沉的悲歌。

【注释】

[1]春逐红英尽:春天随着红花落尽过去了。逐,跟随。红英,红花。

[2]舞态徘徊:落花在空中回旋飞舞。

[3]霏微:迷濛。

[4]芳音:犹“佳音”。

[5]香印:刻有印记(计时)的香炷。白居易《酬梦得以予五月长斋延僧徒绝宾友见戏十韵》:“香印朝烟细,纱灯夕焰明。”

[6]可奈:犹“无奈”。

【译文】

春天随着庭前的红花落尽过去了,满院的红花回旋飞舞,似不舍得离开。细雨霏霏,我已经很久没有舒展眉头,此时将暂时地放开了。绿窗居所冷冷清清,远方思念的人儿佳音也断,徒留心字形的香印化成灰烬。这心中的思念之情无可奈何,昏昏欲睡时,恍惚间心上人也进入梦中。

【赏析】

这首词描写少妇伤春怀人、相思难遣的情怀。近代词人陈廷焯将这首词的主题确定为幽怨之词。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写相思之情无时不在困扰着相思的人,春尽花尽舞尽香尽梦尽,幽怨之情也表露殆尽。

词中点明了时间是暮春的一天,地点是绿纱窗内的闺房中,主人公是宫中一个可能获得君主宠爱的宫人,内容是宫人翘首期盼君主来却一直未来,但仍然盼望着。

上片几乎都在描写眼前的景,“春逐红英”和红英“舞态徘徊”,写暮春的景象,是女子伫立“庭前”所见。“细雨霏微”,也是江南暮春的典型景象。景是实景,但又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主人公的烦恼愁绪。接着写人物双眉不展,表现其触景伤情。

下片由室外转到了室内。“绿窗冷静”是由上片的环境描写而转写女子自身的境况。女子凭倚绿窗,得不到心上人的佳音,心中一片孤寂。“香印成灰”一句,写香印烧了半天,现已烬灭成灰,暗示女子长时间地等待着,景语实是情语。结两句,说在万般无奈中,只盼能到梦中相会。现实生活中满足不了的愿望,只得寄托于梦中,引发了读者对这可怜的女子无限同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