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沮授之死》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国诗词《沮授之死》原文|译文|赏析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

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

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

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

【释词】

①河北多名士:东汉冀州刺史部辖有魏郡、巨鹿、常山、中山、信都、清河六郡,东汉末治所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沮授广平人,广平后属魏郡。田丰巨鹿人,审配魏郡人。史称河北豪杰。

②凝眸(mou):眼神集中,目不转睛地注视。李商隐《闻歌》:“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

③气似云:即浩然之气。明·杨继盛《临刑》:“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太虚:云天。

④钦:敬重。

⑤特:特地。

【赏析】

沮授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过场人物形象,仅在小说情节中出现过三次。他作为袁绍的谋臣,在官渡之战期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袁绍进谏,都遭到了袁绍的拒绝,几乎还因此招致杀害。袁绍监禁了他,他在乱军中不能逃走,被曹操俘获。

沮授是谋臣,他向袁绍进谏,不值得特地夸赞。但为什么小说家偏偏对这样一个过场人物,设置一首五言律彰明呢?这就显示了小说家创作思想,处处歌颂封建社会的诤臣、忠臣,这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很突出。不论是哪个豪强集团的人,只要忠臣,甚至为此死节,都歌颂之,像东汉的朝臣伍孚、吕布的谋臣陈宫和许客三人等。

沮授的忠贞集中体现在两个细节上:夜观天象;盗马归袁。沮授被袁绍拘禁在军中,夜观天象,发现有敌兵劫掠征兆,乃连夜求见袁绍进言。袁绍非但不听,反而怒斥他:“汝乃得罪之人,何敢妄言惑众!”沮授身陷囹圄,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袁绍政治集团的利益考虑,忠言进谏,可谓忠臣。当他被曹操俘获,曹操闻其有才略,不忍杀之,留在军中。尽管曹操厚待他,但他仍然不忘旧主,盗马归袁。可谓忠到了愚忠的程度,不辨贤明,不识大局,结果枉送了性命。

曹操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家,独裁者。他不允许有任何不忠于他的人存在,对那些不忠于他的人杀之勿论。他把沮授杀了。沮授“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因此,曹操看到“授至死神色不变”,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命人修墓建坟,厚葬沮授,还题写墓碑:“忠烈沮君之墓”。这并不完全出于“曹公钦义烈”,而是曹操善于权变,此举既让袁绍部下看到自己的大度,爱才,仁义;又无言中鼓励自己的部下,效法忠君。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提倡忠,自董仲舒使封建道德伦理原则“忠”具有了永恒的神圣性,突出了它只适合君臣关系的专一性,忠君便成为封建士大夫惟一的价值选择,以至推到了愚忠的地步。只不过曹操权术高明,杀死了不忠于他的人,还能利用其忠君的亡灵去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其政治家的手段高超,从中可窥见一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