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马跃檀溪》原文|译文|赏析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①;
停骖遥望独徘徊②,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③,龙争虎斗交相持;
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④,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踏碎青玻璃⑤,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⑥,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⑦,斜阳寂寂照空山;
三分鼎足浑如梦⑧,踪迹空留在世间。
【释词】
①宦游:古代称在外做官或者求官。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檀溪:古溪名。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唐代即已干涸。
②停骖:骖,三匹马驾一辆车;停住马车。《诗经·采菽》:“载骖载驷。”驷:一车套四匹马。
③咸阳火德衰:指汉室衰微。《史记·高祖本纪》唐·司马贞索隐:“《汉仪注》:‘高祖六年,更名咸阳曰长安。’”按照“五行”之说来解释朝代的兴替,据说汉朝是火德,故汉朝的衰落为“咸阳火德衰”。
④一川烟水:一川,一条河流;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
⑤青玻璃:形容溪水碧波如镜,好似青玻璃。
⑥但闻:但,只;只闻。
⑦临流:临,面对;流,溪水。
⑧浑:简直。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蔡瑁追杀刘备未成,乃奏请刘表:“近年丰熟,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劝之意……”并差人请刘备赴宴。阴谋在襄阳会上暗藏刀斧手,除掉刘备。席间伊籍伺机告之刘备。刘备大惊,飞身上马,望西门而走。行无数里,被水深波急的檀溪所阻。恰值此时,蔡瑁追兵将至,刘备急无可奈,纵马跃溪,如腾云驾雾,飞上对岸。这个传奇的故事,后人以诗咏之。
这是一首吊古抒情诗。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个层次,凭吊古迹,追寻历史,发思古之幽情。中间十二句为第二个层次,追叙和描绘宝马救主、飞越檀溪的传奇故事。后面六句为第三个层次,抒发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惘怅情怀。此诗是小说家选用古人的诗篇,把它穿插在情节之中,以小说家全知叙事者的身份抒情和议论。如果仔细品味,诗的结尾所表达的情感与小说的情节是不合拍的。尽管这样,已经是毛宗岗在修定《
三国演义》时,将嘉靖本五首咏“马跃檀溪”的诗,删掉了四首,只保留了这一首。那么这就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小说家如此重视“马跃檀溪”这一情节,安排如此多的诗歌,强化这里的议论和抒情成分呢?其蕴涵的深意有三:
其一,用宝马的风姿壮采,烘托一代霸主的超凡和伟岸。古人常将“马上看壮士”同“月下看美人”来对举,可见,在英雄传奇的时代,宝马与英雄,两者互为生发映衬。马具有人的气质性情,人配宝马更具风姿壮采。宝马对英雄的烘托,是其他所不可比拟的,人们可以从马的勃勃生机中诱发出英雄的传奇魅力。《三国志》裴注:“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太平寰宇记》:“张飞有马名玉追,时歌曰:人中有张飞,马中有玉追。”不难看出,英雄靠其宝马壮其行色。因而这首诗中极尽浪漫的色彩描绘刘备马跃檀溪的壮丽情景:“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这里已点破了人与马互为映衬,所谓“波中忽见双龙飞”,宝马为龙驹,刘备是未来的皇上,也是龙,只不过眼下是一条困龙,未乘雷上天而已。
其二,还有一层深意,宝马救主的传奇,之所以人们津津乐道,实质上还是渴求君臣遇合,企盼建功立业的深层心理的写照。“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危难中刘备与宝马“两相遇”,犹如一个寓言故事一样,象征了真龙天子的刘备即将遇到辅佐他的将相之才,君臣遇合,如鱼得水,一展宏图大志。掘开了这层深意,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小说以下展开的一系列情节,巧逢司马、徐庶荐贤、三顾茅庐、诸葛出山……
其三,这首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英主龙驹”为什么此刻会“两相遇”?这体现了小说家的天命观。刘备一生由此有了重大的转机,这是“天数”。“却说玄德跃马过溪,似醉如痴,想:‘此阔涧一跃而过,岂非天意!’”于是策马前行,遇到司马徽先生。司马徽先生帮助刘备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刘备认识到有武将而缺谋臣的弊病以后,还不放过对“天意”做了指点,他引用了当时一首民谣:“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进而解释道:“此谣始于建安初:建安八年,刘景升(刘表)丧却前妻,便生家乱,此所谓‘始欲衰’也;‘无孑遗’者,不久则景升将逝,文武零落无孑遗矣;‘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盖应在将军也。”并且指出:“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多么明确地把“天命”做了解释。联系宝马救主这一传奇的故事,不都是“天命”的显现,而且是“龙向天飞”开始的征兆。
从上面三层蕴意来看,小说家设置刘备在事业上开始发达,是从二条叙事结构线展示的,一条是“宝马救主”至民谣预示,以浪漫主义色彩点染和烘托;一条是巧逢司马到三顾茅庐,以现实主义笔墨铺叙和描写,互为映衬,虚实结合。可见,此篇诗歌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缺少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