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副词》古汉语基础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在古代汉语中情态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情态常用的有:

必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必:一定。

   若士必怒……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必:果真。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必:如果确实。

固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固;确实。

   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固:仍然。

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隆中对》  诚:果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诚:确实,实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诚:确实,的确。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诚:的确。

果  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   果:果真。

故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故:特意。

信  谓为信然。《隆中对》  信:确实,实在。

实  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实际上。

独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独:特意。    

犹  燕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历。《满井游记》犹:仍然。

尚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尚;还。

曾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曾:还。

犹且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问焉。《师说》  犹且:仍然,尚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