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及讲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列,但他的《岳阳楼记》对于后代的影响,却在八大家有些名文之上。

这是一篇将写景、抒情、议论融合为一体的典范性的文章。

宋仁宗庆历三年,皇帝召大臣议政,商量如何解救当时面临的政治、军事危机。范仲淹写了《条陈十事》,提出许多宝贵建议,有的被皇帝采纳,颁行全国。后世把历史上这次著名的政治改革,称为“庆历新政”,“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中保守派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不久便宣告失败。庆历五年,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到邓州去做地方官。第二年,庆历六年(1046),他写了这篇《岳阳楼记》。

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记事,叙述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古时称做巴陵郡的岳州任知州。他在这儿仅仅任职一年,便使各方面大为改观,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在这样的前提下,便重修岳州名胜岳阳楼,扩大建筑,镌刻唐朝人和现代人的诗赋,使这个著名的风景区更加美好。作者应他的请求写了这篇记。

文章这样开头,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这是一篇题写在建筑物上的文章,又写于这建筑物“重修”之后,当然就要在文章开头先交代“重修”的时间、主持重修者的姓名。第二,滕子京名宗谅,与范仲淹同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为人豪迈自负,是一个有才干、有抱负的政治家,又是范仲淹的好友。庆历二年,滕子京担任环庆路都部署,并知庆州,防御西夏东侵颇有成绩。诗人苏舜钦称他:“忠义平生事,声名夷翟闻。言皆出诸老,勇复冠全军。”许多朋友都喜欢他的性格和为人。庆历三年,他被人诬告,一再贬官。庆历四年,又被贬到岳州。贬官的罪名之一,是说他“盗用公使钱”,涉及经济问题。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为他辩白。范集中有不少关于滕的诗文。据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可知他确实是一个很能干的地方官。范仲淹在文章一开头就写他“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既是对朋友政绩的肯定和颂扬,又是为这个被贬谪的朋友再一次辩白,同时也是对那些攻击滕、范的政敌们的回答。第三,重修岳阳楼,不免要动用很多人力、财力。作者做一些必要的交代,说明这是在各方面都干得很好了之后才做的,这就可以避免有人借此施行攻击。从文章说,这样写显得逻辑严密。“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八个字非常简括地说明了滕子京治下岳州的大好形势,很有说服力。后世的人们经常引用这两句话。特别是近几年,常见到报刊上引用这两句话,表达人们对于当前政局的估价。由此可见本文开头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何等的深刻,也可见当初这样开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正表现出作者构思细密之处,并非泛泛之笔。

第二段,分两层描写重修后的岳阳楼何等壮观。写法与唐人王勃《滕王阁序》有同有异。第一层写岳阳楼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色。寥寥数语,高度概括。一方面是因为岳阳楼重修之后,已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李白的《秋登巴陵望洞庭》、杜甫的《登岳阳楼》、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等作品,已对岳阳楼作过许多描述。“前人之述备矣”,无须再多费笔墨。另一方面,是因为洞庭湖水,烟波浩渺,气象宏伟,精练简括的描写,反而更适于表现它的整体和神状。你看,那一个“衔”字,一个“吞”字,把“湖”、“山”、“川”三者的关系,写得那么生动。洞庭湖“衔”山“吞”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势何等雄阔。登上岳阳楼,观此胜景,能不心胸开拓吗?读完全文,就会明白,作者这样写,是为主题服务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要开扩读者的视野,包括他们精神观照的视野。全文是一个整体,细部描写,处处表现了文章的总体构思。第二层“然则”一转,承上启下。由岳阳的地理位置,写到来岳阳的人;又由登楼之人的身份、处境(“迁”客、“骚”人)写到他们登楼观景将会产生的心情。然后用“得无异乎”这样一个反问,引出下文将要写的“览物之情”。文章这样过渡,显得干净利落,顺理成章。

第三段,解答上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个反问。“异”,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异”于一般人。一是指下面所写的“悲”与“喜”两种相“异”的感情。先写悲:如果有时洞庭湖上没完没了地下雨,从一个月下到又一个月,阴霾长久不开,阴风狂呼怒号,浑浊的水浪排空而上,日月星辰失去了光辉,远近山峰看不见形状,船只被水浪山礁摧毁,商人和旅客长期滞留无法乘船离去;每到黄昏,一片阴暗,听到老虎咆哮、猿猴哀啼。这时,本来就已饱经人生忧患的“迁客骚人”们,登上岳阳楼,远望洞庭,就不免会触景伤情,心绪恶劣,想到自己因为忠于国事或奔劳衣食,被迫离开国都或背井离乡,想到将会再次遭逢的诋毁讥议,便不免会觉得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水,满眼都是凄凉,极端感慨,觉得人生可悲。那么,在洞庭湖上,会不会产生与此不同的感受呢?会的。及至东风和畅,春光明媚,洞庭湖水平静得如同受到了抚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湖面上,水天相映,清亮澄碧;沙鸥有时飞翔,有时栖息,鱼儿在清亮的湖水中游动着,闪耀着令人愉快的波光。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由自在、自如自适。水岸边的芳草鲜花,香气馥郁,枝叶茂盛。到了夜间,长空无云,月明千里,水面上金光闪闪。湖心中,月影一动不动,如同玉璧静静地沉在湖底。湖上,打渔人唱着渔歌,往来应和。这时,整个世界都显得那样清明澄澈、晶莹和谐。登上岳阳楼,自然会使人感到心胸无比开阔,精神无比舒畅,纵然有过遭贬被谪的痛苦,这时也都会完全忘却。迁客骚人高坐楼端,看着湖光,赏着月景,听着渔歌,品着美酒,吹着和风,一切心灵的创伤,都仿佛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作者为什么在《岳阳楼记》中写入这样一段呢?这也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这是文体的需要。为风景名胜撰写题记,与一般记事、抒情、议论文章都有些不同。题记中的上乘之作,应该与风景名胜融为一体。它必须用精练、生动、美妙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所题风景名胜的特点。它是供游览名胜风光的人们阅读的,往往题写或刻写在风景名胜区最引人注目之处。游人观览湖山,在此佇足小憩,如能读到一篇名人高手的美妙文章,既可顿增游兴,又能消除疲劳。因此,这类文章多出于名人之手,又大多属于“美文”。它不能过多地记叙,游人没有那样多的时间去仔细阅读;也不能过多议论,那容易败坏游人的兴致;更不能写得冗长、枯燥、平庸、空泛,缺少生动的形象,否则,非但不能为湖山增胜,反而会使风景名胜为之减色。第二,下面一段,作者正面抒写自己的人生态度,是全文主旨所在。抒发议论之前,先以优美文字描绘风景,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下文的议论取得更佳效果。试想,如果没有第三段这些湖光山色的生动描写,最后一段的议论将会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呢?第三,本文在结构方面,采用层层递进,多重对比的写法。第二段写一般人眼中的“巴陵胜状”,第三段写迁客骚人会集于此“异”于常人的感受,下面又写怀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异”于以上的感受。三者,前为首,后为尾,中为肚。文章中,凡是这类属于“肚子”的部分,总要写得特别丰足,才能使结尾深刻有力或隽永多味。这就是文章家们所说的龙头、凤尾、鱼肚。

第四段,即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可分作三层。第一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看起来语气平静,与上文承接自然,其实是突然转折的突起之笔。作者在第三段里,用了占全文一半的篇幅,写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情景交融,文字优美。作者在描写中虽然不着褒贬,但分明抱着深切同情的态度。因为作者自己和他的好朋友滕子京等,也都是迁客骚人。他自然很能理解迁客骚人们的心情。文章又在很大程度上是写给同类人看的。因此,最后一段忽然提出“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便特别发人深省。下文的论述,也就益见警拔。接下来,第二层,先用一个设问句“何哉”提出问题,然后引出“古仁人”有异于上述迁客骚人之处。上文描述迁客骚人的精神世界,是分“悲”、“喜”两方面写的,故下文写“古仁人之心”即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从悲喜两方面写。先说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说他们无论“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都心有深忧,“进亦忧,退亦忧”。然后由“忧”写到“乐”:“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样一对比,便向读者显示了一种异于常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二者孰是孰非、孰高孰下,无须明言。第三层:“噫!微(非)斯人,吾谁与归!”表明自己的态度。用这样充满感慨的话结束全文,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但对崇高的精神境界怀着热烈的向往之情。这既是自勉之词,也是对所有读者的劝勉。

范仲淹《岳阳楼记》写成之后,当时著名诗人苏舜钦为之书石,书法家邵篆额,“亦皆一时精笔”。连同滕子京治岳有声,“政成,增修岳阳楼”,“世谓之‘四绝’”(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此后近千年中,这篇文章不知教育过多少人。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过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5年7月1日,薄一波同志送给共产党员三句话,第一句便是这句。至于报刊文章和个人题词中,本文经常被人提起,可见它的影响力是多么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