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原 文]

元丰六年(1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④。怀民亦未寝,相与⑤步于中庭⑥。

庭下如积水空明⑦,水中藻荇⑧交横⑨,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⑩如吾两人者耳。

[注 释]

①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当时作者谪居黄州已四年。②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③户:单扇门,这里指窗户。④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寓居承天寺。⑤相与:一起,共同。⑥步于中庭:即“于中庭步”,状语后置。步,散步。⑦空明,清澈透明。⑧藻荇(xìng):借代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⑨交横:交错纵横。⑩闲人:清闲的人,随遇而安的人。苏轼当时被贬为有职无权的黄州团练副使, 所以自称“闲人”。

[译 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去(赏月)。想到没有和我同享赏月之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个人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光下)庭院里如同积满清水一样清澈澄明,清水里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倒影。

哪一个晚上没有月色?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随遇而安的人罢了。

[鉴 赏]

这是一篇抒发“闲情”的小品。开头写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引发了作者赏月的情趣。接下来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令人陶醉的忘我境界。最后连设两问,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只要在那汲汲于名利的世间,以“闲人”自许,心胸开阔,淡泊宁静,那么,什么地方享受不到这种无穷乐趣呢。

作者胸怀大志却屡遭贬抑,但作者并未萎靡不振,而是以乐观旷达的态度面对挫折,这种乐观旷达的感情,不是通过直接的诉说来表达,而是含蓄地渗入记叙和描写之中,让你去体味,去琢磨,去感受。含蓄,因耐人寻味,可能更深沉。

香格里拉在哪里?香格里拉其实就在你心中。唯美好的心灵能发现和领略美好的自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