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荀彧之死》原文|译文|赏析
文若才华天下闻①,可怜失足在权门。
后人休把留侯比②,临没无颜见汉君③。
【释词】
①文若:荀彧,字文若。
②留侯:张良。西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被封留侯。
③临没:到最后。无颜:没有脸面。汉君:曹操为汉相,故称汉君
【赏析】
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长史董昭进奏,请尊曹操进魏公之位,加“九锡”。侍中荀彧认为:“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当尊曹操魏公,加“九锡”上表汉献帝以后,荀或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冬,曹操兴兵下江南,荀彧托病留在寿春,曹操派人送给他一盒点心。“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岁。”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是曹操政治集团第一流的智囊人物。曹操称之曰:“此吾之子房也!”曹操这一比喻,确实不是溢美之词。《三国演义》情节中几处描写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都是在关键的时刻,为曹魏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曹操评价他:“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回驾洛阳。荀彧建议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他说:“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这是一着高棋,从此,曹操在政治上居高临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他建树颇丰的政治生涯。官渡决战的前夕,曹军粮草不继,曹军士卒疲乏,且后方又不很安定。面对这种与袁军的对峙的局面,曹操“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便写信询问荀彧。荀彧立即给曹操写了一封回信,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明确指出:“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这封信使曹操茅塞顿开,终于等到了战机,乌巢烧粮,一举摧败了袁军的防线,使敌方全局崩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决定大举南下,问计于荀彧。荀彧建议曹操“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曹操如计 行事,结果刘表的儿子刘琮“以州逆降”,兵不血刃地轻取荆州。总之,荀彧从二十九岁始,二十多年与曹操鞍马相随,每每以人皆所不及之奇策,挽狂澜于既倒,使曹操转弱为强,化险为夷。可这样一位功臣,竟被逼服毒而亡。诗人十分感慨:“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
诗中说荀彧“失足”,这种看法,无论与历史上的记载,还是小说中的描写,都失之浅薄。荀彧出身颍川世族大家,从小就受到书香门第的熏陶,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儒家的正统观念。他辅佐曹操征戈,是为了结束动乱,复兴汉室。他不图私利,不慕富贵,表现出了封建社会一位知识分子可贵的操守。举二例:荀彧二十七岁时举孝廉,拜守宫令。这一年正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京师大乱。他带领全家投奔冀州韩馥,待袁绍将韩馥赶下台,把荀彧奉为上宾。可荀彧经过一段观察,看出袁绍只是布衣之雄,“终不能成大事”,便毅然离开袁绍,投靠了曹操。这一点十分可贵,他并不以袁绍对他个人的器重作为“择君”的是非标准,而是把对人主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选择,这不是一般具有依附性格的知识分子可比的。再一点,荀彧与曹操相谋与共,亲密无间,两个还结成儿女亲家,其长子荀恽娶曹操女儿安阳公主为妻。当曹操总揽朝纲,进逼汉室的步骤加紧,欺君罔上的行为日益明朗,荀彧与曹操之间产生了思想上的裂痕。这是他不同意曹操进位魏公的根本原因,并能不避亲疏,不虑恩辱,敢于直言劝谏。这既是他人品正直的一面,又是导致他悲剧的一面。一方面他“汉统”的思想根深蒂固,随着曹操逼宫加剧,他内心矛盾愈陷愈深,不可自拔;另一方面他跟随曹操数十年,地位又高,在这条路上陷得也很深,没有任何退路。于是只好以死了之。怎能一言以概之“可怜失足在权门”呢!
荀彧的正统观念和思想意趣与曹操的差别,以及他对曹操为人的深透了解,使他选择了宁愿玉碎、不愿瓦全的处世方法,荀彧的死并没有改变曹操进爵魏公、进逼汉室的野心。这就是说,荀彧很清醒,也很痛苦,这不是什么“临没无颜见汉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