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伍孚之死》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国诗词《伍孚之死》原文|译文|赏析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释词】

①伍孚:东汉末大臣。献帝时任越骑校尉。因不满董卓暴虐,伺机刺杀董卓未遂,被董卓杀害。

②堪:可以,能够。

【赏析】

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朝臣的反对。越骑校尉伍孚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在朝服内暗藏短刀杀卓,未成功,惨遭杀害。有诗赞之。

“汉末忠臣说伍孚”,是因伍孚杀董卓,为的是维护汉室的君臣之纲。“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一语道明伍孚所代表的传统臣民文化关系,其核心是忠孝道德。那么,不构成君臣关系,也就没有忠孝可言,所以伍孚义正词严地驳斥董卓“何反之有”? 臣民文化具有双重性。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是一种政治人格,常常化作臣民主体性的价值认同和道德选择,成为一种道德人格,它不仅对君主绝对服从,而且为维护君主的至高无上,敢于赴汤蹈火,自我牺牲。正如伍孚怒斥董卓所言:“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 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其实,满朝文武敢于挺身而出的,毕竟凤毛鳞角,因此,小说家高度赞扬他:“万古堪称大丈夫!”伍孚刺杀董卓的情节中,毛宗岗批注:“将叙曹操行刺,却先有伍孚行刺作引,天然奇妙。孚之勇往直前,较胜于操。盖曹操顾身,伍孚不顾身也。”毛批强调伍孚刺杀暴君,一是勇敢,二是成仁。这两点曹操都不如也,何况伍孚朝堂杀贼,敢作敢为,豪气“冲天世间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