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鹧鸪天》原文与赏析
陆 游
家住苍烟落日间,丝毫尘世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 (1125),卒于南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陆游生年三岁,北方的金国大举南侵,攻下宋国都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 (今杭州),一方面遭受金国压迫,一方面朝政腐败,苟且偷安。陆游在这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气氛中成长起来,原来期望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而结果“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观大散关有感》诗)。一生中曾多次燃起抗御敌人的心头烈火,但每一次都以遭受当权者的打击而告终,或贬官,或罢黜还乡。
陆游“一寸丹心唯报国”,主战情绪是旺盛的,始终坚定不移。但在受挫折之后,也有时引起一些徜徉山水的消沉思想。这首《鹧鸪天》词,当是陆游晚年饱经忧患之后,在故乡镜湖边上闲居时所写的。他看到朝廷昏庸无能,感到绝望,说出了一些愤激而非出自本心的话。上阕,“家住苍烟落日间”,写故园周围的景象。斜阳暮霭,一片苍芒,这里本来就是隐居的好地方,又何必另寻幽胜?“丝毫尘世不相关”,“尘世”,当指朝廷的政治斗争而言。实际上,当时的政治斗争关系到对金的和战和民生疾苦问题,他怎么能忘怀?“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两句对仗工整。“玉瀣(xie)”,酒名。“斟残”,说壶中的酒已经所余无几了,人有醉意,于是信步穿行竹林中。《黄庭经》是道家养生之书,展读既毕,卷起经卷,躺卧下来,看山景变幻。或行或止,或坐或卧,悠然自得。
下阕,“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蹙口长啸,不必介意行动小节,这种场合是难得的,值得人们贪图延长更多的时间。而衰老的残年步步逼人而来,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好听之任之。不妨随遇而安,开怀行乐,何必终日忧虑?但这些想法都不是陆游的本意。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是这篇作品的主题,也是作者已有的认识。“造物”,创造万物者,原指天,这里借指当政者。他们把英雄老死而报国无路的悲惨遭遇,视为平常的事情。正如陆游《书怀》诗所说的:“老死已无日,功名犹自期,清笳太行路,何日出王师?”何等痛心!他感到岁月蹉跎,“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忧国忧民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
陆游自称“癯儒”,是一个儒生,但和同时的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在失意时,有时就倾向道家思想,目的是暂时解脱现实生活中的精神负担。他几次被贬主管道观,和道教有接触,但并不信仰道教。他直至临终仍然对国家民族抱着积极的关心的态度。他的《示儿》诗说:“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南宋政权是悲观失望的,但对人民的力量则一直充满了信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