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学·《圣经·旧约》·基甸》原文与赏析
《旧约·士师记》第6—7章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视为恶的事。耶和华就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米甸人压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为米甸人,就在山中掘穴、挖洞,建造营寨。以色列人每逢撒种之后,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上来攻打他们,对着他们安营,破坏生产,直到迦萨,没有给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驴也没有留下。因为那些人带着牲畜帐篷来,像蝗虫那样多。人和骆驼无数,都进入国内,毁坏全地。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极其穷困,就呼求耶和华。
耶和华就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曾领你们从埃及出来,出了为奴之家,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并脱离一切欺压你们之人的手,把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们。又对你们说,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你们住在亚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们的神,你们竟不听从我的话。’”
耶和华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的橡树下。约阿施的儿子基甸,正在酒旛那里打麦子,为要防备米甸人。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们同在。”基甸说:“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我们的列祖不是向我们说,耶和华领我们从埃及出来吗?他那种奇妙的作为在哪里呢?现在他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里。”耶和华观看基甸,说:“你靠着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里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吗?”基甸说:“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最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最微小的。”耶和华对他说:“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基甸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给我一个证据,使我知道与我说话的就是主。求你不要离开这里,等我回来,将礼物带来供在你面前。”主说:“我必等你回来。”
基甸预备了一只山羊羔,用一伊法细面做了无酵饼,将肉放在筐内,把汤盛在壶中,带到橡树下,献在使者面前。上帝的使者吩咐基甸说:“将肉和无酵饼放在这磐石上,把汤倒出来。”他就这样做了。耶和华的使者伸出手内的杖,杖头挨了肉和无酵饼,就有火从磐石中出来,烧尽了肉和无酵饼。耶和华的使者也就不见了。基甸见他是耶和华的使者,就说:“哀哉!主耶和华啊!我不好了,因为我当面看见了耶和华的使者。”耶和华对他说:“你放心,不要惧怕,你必不至死。”于是基甸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沙龙。这坛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
那夜耶和华吩咐基甸说:“你取你父亲的牛来,就是那七岁的第二只牛,并拆毁你父亲为巴力所筑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在这磐石上,整整齐齐地为耶和华你的上帝筑一座坛,将第二只牛献为燔祭,用你砍下的木偶作柴。”基甸就从他仆人中挑了十个人 ,照着耶和华吩咐他的办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天干这事,就在夜间干。
城里的人清早起来,见巴力的坛拆毁,坛旁的木偶砍下,第二只牛献在新筑的坛上,就彼此说: “这事是谁干的呢?”他们访查之后,就说:“这是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干的。”城里的人对约阿施说:“将你儿子交出来,好治死他,因为他拆毁了巴力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约阿施回答站着攻击他的众人说:“你们是为巴力争论吗?你们要救他吗?谁为他争论,趁早将谁治死。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毁他的坛,让他为自己争论吧。”所以当日人称基甸为耶路巴力,意思说,“他拆毁巴力的坛,让巴力与他争论。”
那时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聚集过河,在耶斯列平原安营。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他就吹号角。亚比以谢族都聚集跟随他。他打发人走遍玛拿西地,玛拿西人也聚集跟随他。又打发人去见亚设人、西布伦人、拿弗他利人。他们也都出来与他们会合。
基甸对上帝说:“你若果照着所说的话,借我的手拯救以色列人,我就把一团羊毛放在禾场上。如果是羊毛上有露水,别的地方都是干的,我就知道你必照着所说 的话,借我的手拯救以色列人。”次日早晨,基甸起来,见果然是这样。将羊毛挤一挤,从羊毛中拧出满盆的露水来。基甸又对上帝说:“求你不要向我发怒,我再说这一次。让我将羊毛再试一次。但愿羊毛是干的,别的地方都有露水。”这夜上帝也如此而行,唯独羊毛上是干的,别的地方都有露水。
耶路巴力,就是基甸,他和一切跟随的人,早晨起来,在哈律泉旁安营。米甸营在他们北边的平原,靠近摩利冈。
耶和华对基甸说:“跟随你的人过多,我不能将米甸人交在他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夸大,说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自己。现在你要向这些人宣告说,凡惧怕胆怯的,可以离开基列山回去。”于是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
耶和华对基甸说:“人还是过多。你要带他们去到水旁,我好在那里为你试试他们。我指点谁说,这人可以同你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点谁说,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基甸就带他们来到水旁。耶和华对基甸说:“凡用舌头舔水,像狗舔的,要让他单站在一处。”于是用手捧着舔水的有三百人。其余的都跪下喝水。耶和华对基甸说: “我要用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们,将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余的人,都可以各归各处去。”这三百人就带着食物和号角。其余的以色列人,基甸都打发他们各归各的帐篷,只留下这三百人。米甸营在他下边的平原上。
当夜耶和华吩咐基甸说:“起来,到米甸营里去。因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中。倘若你怕下去,就带你的仆人普拉到那营里去。你必听见他们所说的。然后你就有胆量下去攻营。”于是基甸带着仆人普拉下到营房。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一切东方人,都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虫那样多。他们的骆驼无数,多如海边的沙。基甸到了,就听见一人将梦告诉同伴说:“我做了一梦,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到了帐幕,将帐幕撞倒,帐幕就翻转倾覆了。”那同伴说:“这不是别的,乃是以色列人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的刀。上帝已将米甸和全军,都交在他的手中。”
基甸听见这梦和梦的讲解,就敬拜上帝,回到以色列营中,说: “起来吧!耶和华已将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中了。”于是基甸将三百人分做三队,把号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瓶内都藏着火把,吩咐他们说: “你们要看我行事,我到了营的旁边怎样干,你们也要怎样干。我和一切跟随我的人吹号角的时候,你们也要在营的四围吹号角,喊叫说: ‘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基甸和跟随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才换更的时候,来到营旁,就吹起号角,打破手中的瓶。三队的人,就都吹号角,打破瓶子,左手拿着火把,右手拿着号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他们在营的四围各站各的地方。全营的人都乱窜。三百人
呐喊,使他们逃跑。三百人就吹号角。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亚伯米何拉。以色列人就从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全地聚集来,追赶米甸人。
基甸打发人走遍以法莲山地,说:“你们下来攻击米甸人,争先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于是以法莲的众人聚集,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捉住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将俄立杀在俄立磐石上;将西伊伯杀在西伊伯酒旛那里,又追赶米甸人,将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级,带过约旦河,送到基甸那里。
一部《士师记》,可以说是在征服迦南过程中一部以色列的英雄史诗。由于约书亚只是 “进入” 了迦南,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是部分地征服了迦南,统一迦南,作为以色列人的万世基业这一工作实际上是由士师们率领以色列民众完成的。在这一史诗中,被提到的士师名字大约有14人,其中只有6位比较著名,其余的只是提到他们的名字或非常简略地介绍了他们的业绩。
“士师”,在希伯来语中发音为“肖非亭”(shophetim),由动词“裁判”衍生而来。士师的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诉讼公案、管理人民,当爆发战争,士师同时要肩负起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重任。也就是说,在和平时期,士师是行政、司法长官,在战争时期,士师是最高军事统帅。从《圣经》的记载来看,士师比较多地是担任军事职能,他们一般都是骁勇善战的将领,不过多地担负行政管理职能。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初期,由于和迦南原土著民族的争战不断,士师必能够在军事上运筹帷幄,才能保证以色列民族的生存,所以士师大多是军事领袖这一事实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些士师的个人的军事业绩和品质获得人民的拥戴,在民族存亡的重大关头率领人民征战杀伐。他们的权力一般仅限于本部族,尽管有时士师们曾经成功地联合起来,共同对敌。士师在赢得军事上的胜利以后,作为民族英雄行使权力一直到终老天年。
基甸是《士师记》详细记载的6位以色列人的士师之一,他是一名大能的勇士,也是一名杰出的统帅。他临危受命之时,正是以色列人遭受新一轮苦难的时期。依照《圣经》的描写,以色列人是虔信上帝的民族,但同时却又是一个常常迷失信仰,离经叛道的民族。每当以色列人背弃信仰,崇拜巴力、亚斯他录神时,耶和华就震怒,异族就趁机入侵,以色列人就受到异放的压迫凌辱。当这种压迫使以色列人吃尽苦头,回心转意时,耶和华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一人为士师,让他担负起拯民水火、解民倒悬的历史责任,于是以色列人就在这名大能的士师的带领下获得拯救。可一旦获得安定,以色列人就又故态复萌,重新激怒耶和华,结果又遭受新一轮的苦难。于是历史重新循环——抛弃,受苦,忏悔,兴起另一士师,拯救,太平。一卷《士师记》就是一部这样的轮回史。《士师记》这篇史诗受申命记派的观点影响最为明显,这集中表现在这种由于对上帝的信仰表化而形成的历史轮回中。
在新一轮的历史轮回中,以色列人重新遭受苦难。米甸人欺压他们7年。米甸人、亚玛力和东方人破坏他们的生产,抢劫他们的牲畜,蹂躏他们的土地,异族人像一群蝗虫,肆无忌惮地进行破坏。这次耶和华上帝选择的士师是基甸,虽然他出身贫寒,家庭在玛西拿支派中,是最贫穷的、最卑微的。基甸不敢相信耶和华对他说的话:“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给我一个证据,使我知道与我说话的就是主。”耶和华果然让他的使者显现,用手内的杖烧尽了基甸供奉的肉和无酵饼,基甸这才相信了。
按照耶和华的吩咐,基甸拆毁了他父亲为巴力神所筑的坛,砍了坛旁的偶像。这标志着基甸以及基甸的族人重新信奉耶和华的开始。上帝是禁止他的子民进行偶想崇拜的,但以色列人中信奉异族的神和崇拜偶像的事时有发生。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受到迦南人原有的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其中巴力神和亚斯他录神是迦南人崇拜的偶像。以色列人为什么要抛弃摩西的诫律而随随便便地走上信奉异教神的道路呢?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时,迦南人实际上已经具有高度发达的,不逊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他们的建筑业发达、商业联系广泛,农业和手工业均有很高的成就。以色列人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出埃及后有40年的时间生活在沙漠的原始条件下,迦南人富裕文明的生活使以色列人钦慕。正如《圣经》上所说的,以色列人显然愿意与迦南人结为姻亲,并以此为荣。巴力作为丰收之神和亚斯他录作为生育女神在迦南人中受到崇拜。迦南人的宗教和农时节气密切相关,正是这个原因,以色列人要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才很容易受到迦南宗教的影响。他们向迦南人学习耕作技术,并且知道,为了获得较好的农业收成,必须祭祀丰收之神巴力。亚斯他录作为主管生育的女神,在迦南人的宗教中也有很特殊的作用。迦南人的性观念比较开放,性欲并不被视为不道德的事情。甚至亚斯他录的神庙都可以成为人们做爱的场所,男女信徒在神庙中交媾,卖淫的收益归神庙所有,作为对神的一种奉献。
脱离了游牧生活的以色列人从农耕生活中体会到需要一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的帮助和支持的宗教,这种宗教能够保佑他们五谷丰登、多子多福。迦南人那种和农时节气密切相关的宗教以其丰富多彩、十分壮观的祭祀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恰恰迎合了他们在宗教情感上的需要。比起一神教的种种清规戒律来,这种丰富多彩的祭礼活动显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人很容易就接受了迦南宗教和文化的同化,这使以色列人有丧失自己民族特点的危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奉耶和华的召唤,基甸毁了巴力的祭坛,砍倒了巴力的偶像。这当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由于基甸有耶和华的支持,所以有恃无恐,约施阿顾及到父子亲情,也站出来为儿子说话: “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毁他的坛,让他为自己争论吧。”基甸以此举确立了在部族中的地位,也受到了以色列部族中坚持原教旨信仰的人的拥护,被人称为 “耶路巴力”。
这时,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在耶列斯平原安营,准备进犯以色列人。基甸吹响了号角,约集了玛西拿人、亚设人、西布伦人和拿弗他利人组成联军,准备迎敌。大战在即,基甸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凶吉如何。有意思的是,基甸为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两次试验耶和华。第一次他要求将一团羊毛放在禾场上,如果耶和华能使羊毛上有露水,而别的地方都是干的,那就证明上帝一心一意帮助以色列人,借助基甸拯救以色列人。第二次他的要求正好相反,要求只有羊毛是干的,而别的地方都有露水,上帝按照他的要求做了,这才使基甸深信不疑。在《圣经》 的其他段落,大多是上帝考验世人,以试其对自己是否虔诚忠贞,而这次基甸竟然两次试验耶和华,加上前面上帝选择他为士师,他要求上帝的使者显身、行神迹的那一次,他三次试验耶和华,而上帝也全都听凭了他的吩咐。
《基甸》中的战争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感人。基甸率领的以色列联军在哈律泉安营,与米甸人联军的军营遥遥相对。基甸统帅32000名以色列人的战士,但他认为兵贵精而不在多,对待米甸人强攻硬打不是上策,出奇制胜方能制敌。根据这一思想,基甸将军队裁减为10000人,都是精锐的勇士。他从这10000人中又挑选出300名勇士进行奇袭,其余的人坚守营盘。
夜幕降临时,米甸亲自率领300名勇士奇袭敌营,300人分为三队,每队100人,每人一只号角,一个空瓶,瓶内藏着火把,从三面向敌营进发。接近敌营时,三队的人都吹起嘹亮的号角,将瓶子打碎,放火燃烧米甸人的营盘。他们大声呐喊: “为耶和华杀敌!为基甸杀敌!”嘹亮的号角震天动地,熊熊的火把火烧连营。米甸人从睡梦中惊醒,猝不及防,不知以色列人来了多少,他们仓皇逃窜,人马互相践踏,死伤无数。以色列军队乘胜追击,追赶米甸人,一直到约旦河渡口。基甸事先打发人去米法莲部落,让他们把守渡口,截击米甸人,结果杀了无数敌军,还杀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
耶斯列平原的这一战,是以少胜多、出奇致胜的光辉战例,以色列的士师基甸充分发挥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获得了保卫家园的胜利。这一次空前辉煌的胜利,基甸消灭了米甸10多万人的军队和他们的两个首领,以色列部族人由此想要基甸称王,但基甸拒绝了,仍然作以色列人的士师,因为他感到以色列人虽然需要一个王,但时机还未成熟。当然,在《圣经》 中,以色列人以及基甸的一切胜利都是在耶和华神圣光环笼罩下所取得的,但既使是这一层神圣的光环也不能掩盖基甸作为一名优秀统帅所具有的才能。
基甸的形象在文中被塑造得很有个性。他的性格中具有谨慎和多疑的一面,他三试耶和华充分展现了思虑周密、行事谨慎的特点。同时,他的性格中也不乏坚毅果敢、英勇顽强的一面,他身先士卒,亲率300勇士夜闯敌营,终于获得空前的大捷。可以说,《基甸》通过对情节的铺叙和细节的描写,很好地展现和刻画了基甸深刻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基甸的形象被塑造得如此成功,使他成为《士师记》中最有个性的形象之一,在众多士师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