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鹿柴》原文与赏析
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从听觉和视觉上写回声和返照,仍为佛家入禅之作。
前二句写人,而 “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而已,写其空渺; 后二句写日,而不见日,只见返影 “复照青苔上”,写其虚无。前两句是诉诸听觉的山间回音,后两句是诉诸视觉的林间返照。
写人而不见人,写日而不见日,是空诸所有;回音投影,可闻可见,是实诸所无。正所谓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实虚、有无、真幻流转交叉、伶俜缪绕。前者是为俗谛,后者乃是真谛;前者为实相,后者则是无自性。因此,“但闻”、“复照”两句即是通过耳识、眼识其物相; 而 “不见”、“返景”二句则是虚心观照,写其物性。性空则相幻,此乃明心见性之谓。作者借俗谛以悟真谛的诗思轨迹是清晰可循的。
“但闻人语响”,言无一人行处;“复照青苔上”言无一人坐处,皆况写其空静。此两句是止法; 而 “空山不见人”、“返景入深林”则是观法。这是 “远思如可取,近至了无形” (梁武帝 《如赏诗》) 的境界。诗人通过在回音和投影中的息念专一而了悟到山空人空、声幻影幻,于是,从耳识眼识的俗谛中,悟出了 “著幻是幻者,知幻非幻人”(梁武帝 《十喻幻诗》)、“皆从妄所妄,无非空对空” (梁武帝 《灵空诗》) 的真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写出了寻觅和悟性的过程。山中回声隐隐,寻觅近至,却了无一人,《桃源行》中“坐看红树不知道,行尽青溪不见人”,《终南山》 中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情致一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承上两句而言。寻觅的结果,是了无一人,回音亦寂,但见日光下射,将林间片片叶影投射于青苔之上,影影绰绰,若有若无。谢灵运诗云: “瞑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石门岩上宿》),是写其弄影之幻趣;而此诗,则是写影中之影、幻中之幻。实乃因空生警,因幻生悟。
人谓摩诘晚年唯好禅,所言不假; 然言其专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则未必。岂必“静夜名香手自焚”(皇甫曾 《秋夕寄怀素上人》), “一炷心香洞府开” (韩偓 《仙山》诗)可也;禅诵亦不必口诵万偈,心性本觉,顿悟可也。皇甫曾 《秋夕寄怀素上人》诗云:“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雨纷纷”,金圣叹批云:”……或者又疑虽无世事,或犹有僧事,则我见其清晨趺坐,更不诵经,只是看雨。” 可谓一语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皆与此情致相同,司空曙所谓 “身闲何处无真性” ( 《题暕上人院》) 是也。静观其幻,以悟其空,则是摩诘焚香、禅诵之底蕴。
此诗前二句写远景,后二句写近景,通过由远及近的变焦镜头及回声、光线的强弱明暗,渲染和凸现出山间的空静,极富趣致,乃禅作中之上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