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从军行》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①。

行人刁斗②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③。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④入汉家。

【注释】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李颀,唐代诗人,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有《李颀诗集》传世,《全唐诗》编其诗3卷。

①饮(yìn)马:给马喂水。傍:顺着。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西面。

②行人:出征战士。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③“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④蒲桃:即葡萄,汉代自西域传入中国。

【大意】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赏析】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肃穆而凄凉。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又有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凄冷而酷寒。作为一名军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何其艰辛。就连那边地的大雁都忍受不了这凄凉和肃杀而不住地啼鸣,更不用说这些战士了,他们的泪水早就已经湿透了前襟。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却不能。想当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有入关者即斩之。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穷兵黩武的私欲而罔顾战士的死活,可是战争的胜败与战士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如何,都必须听从指挥,冲锋陷阵。战争的经过如何对于战士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的归宿早就已经成了定局——“战骨埋荒外”。

这样的战争真的有意义吗?从结果来看,毕竟不是一无所获,我们能够吃得上葡萄,不就是汉武帝的功劳吗?只是,付出那么多的生命,只换来了葡萄,真的值得吗?

【拓展】

对于唐玄宗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看不惯的诗人不在少数,李白曾作《战城南》,对唐玄宗的这种行为进行抨击,同时传达出反战的思想。全如下: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