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邵迎武
夜晚之树
禁忌的果实在悄悄腐烂
散发着浓郁的热带气息
于倾斜的肩头
沉重的黑发瀑布
湍急地流泻
无声地溅落在怀抱里
紧闭的嘴唇松开了
呓语,断断续续
从梦中溢出
暖昧而清晰——
那是失去的天堂的语言
晓青
青年诗人田晓青特别崇尚“神的气息”。他认为,诗正如生命一样,不能还原为它的诸因素,你尽可把四肢躯干头脑相加,但得出的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具尸体。惟有凭借“神的气息”,才能使其活起来。从晓青的创作看,这一诗艺观已经变为执着不懈的美学追求。
《天堂的语言》是一首漾动着飘逸不定的灵气的诗。首句出现的“禁忌的果实”既确指又不确指,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作者罄力以求的某种理想因素(理解为爱情也可以)。这颗“禁忌的果实”在“悄悄腐烂”,且“散发着浓郁的热带气息”,表明作者所追求的这一理想,由于现实因素的阻梗,而仅留存在作者的意识层次之中。尽管如此,作者仍未放弃这种追求(即使是在梦中),于是,有“沉重的黑发瀑布”,“无声地溅落在怀抱里”,有“呓语断断续续,从梦中溢出”。梦,由于每每发生在无意识中出现骚动和错乱的时候,因而它是“暧昧”的;可从另一方面看,梦是“无意识精神自发的和没有偏见的产物……给我们展示的是未加文饰的自然的真理”(荣格语),因而它又是“清晰”的,同时也是自由、神圣的。因此,作者将其称为“失去的天堂的语言”。
总之,这是一首耐人寻绎的好诗。“禁忌的果实”、“沉重的黑发瀑布”、“松开了”的“紧闭的嘴唇”、“梦”、“天堂”等一系列意象,凭借着“神的气息”,被作者组合为一个纵向跳跃的象征结构,以此对应作者内心的虚幻世界。这个“虚幻世界”既确定又朦胧:确定的一面使读者能大致把握全诗的情绪走向和内在意蕴;朦胧的一面则带来更大的外延和审美扩张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