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作者中年知颖州时,爱其地利而人和,即有终焉之志。此词为晚年(熙宁四年1071后)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颖州时,歌咏颖州西湖之作。原为联章体,共十首,此写暮春花事阑珊、游人散尽之后感觉到的闲适之情,原列第四。
上片写暮春湖景,耐人寻味在“群芳过后——西湖好”这一句。照说万紫千红春满园才好,残红满地、一片狼藉有什么好。说它好,须从“尽日”二字及下片中体会。
下片“笙歌散尽”紧承前意,正因为花事已了,所以游客散尽。繁华热闹虽然消失,代之而起的却是一种宁静安适舒畅的感觉——眼前这“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的景色,不亦别具宁静之趣?“尽日”,有尽日无人之意。“垂下帘栊”二句为倒装,先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始垂下帘栊。而双燕从细雨中回到窝中的安乐,正是词人静观自适的生活乐趣的反映。
人们都把“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作人生憾事,然而筵席不散,就得不到休息的乐趣。不散固好,散了也好。知好之为好,是人云亦云;说了之为好,是此翁独到处。
但人情往往也有矛盾,往往执热愿凉。欧阳修一生经历了不少政治风浪,晚年值王安石厉行新法,不可与争,于是退闲世外。解除世纷固觉轻快,而脱去世务又感到空虚——词中“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不仅是表现安闲自适,还微妙地表现了这种矛盾的心情,故谭献说此句“悟语是恋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