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的停止》清朝历史事件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圈地是一种以落后的生产方式破坏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它首先损害了一部分汉族地主的利益,加深他们对清王朝的不满。被圈占的土地原来都很肥沃,圈占以后,耕种跟不上,长满野草,被用来作了牧地。分给旗丁的土地,也因旗丁奉命出征,将农奴携带上了前线,致使土地无人耕种。

被圈占土地上的人民更要背井离乡,无以活命,而变成流民。这些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铤而走险,就连朝廷也承认圈地造成良民为盗。

总之,圈地之后,社会秩序动荡不安起来,从长远说来是不利于清政府的长期统治的。于是清政府决定停止圈地。

顺治四年 (1647年) 下令: “自今以后,民间田屋不得复行圈拨,着永行禁止。” 令出以后,大规模的圈地停止了,但零星的圈地还在继续进行。顺治八年 (1651年)、顺治十年 (1653年) 又两次下令停止圈地。直到康熙初年,鳌拜集团掀起大规模圈换土地事件,引起人民的反抗,触发了康熙反对鳌拜的斗争,限制王公贵族的特权成为清政府的政策重点,才彻底煞住了圈地。这时已是清入关后的第25个年头,即1669年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