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四库全书》》清朝历史事件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四库全书》 是中国历史上编修规模最大的丛书。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清政府下令搜集天下图书,次年正式开馆,命纪昀为总裁官,集中大批学者进行工作,历十年之功而纂成。

该书收图书3457种,79070卷,书的来源以内廷藏书为主,其次是各地采进的人藏书,再次是从《永乐大典》 辑出的古书。依经、史、子、集四部44类编录。

编成后缮写七部,分别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热河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另有底本一部藏翰林院。文源阁本毁于英法联军进北京,文宗、文汇二阁本毁于太平天国战争,文澜阁本在太平天国时损失过半,翰林院本毁于八国联军进北京。文渊、文津、文溯三阁本基本完好。

纪昀在编修过程中,仿汉刘向 《别录》 之例作《四库全书总目》200卷,对《四库全书》 所收书籍渊源版本和内容作了介绍与评论。

《四库全书》 的编修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起了重要作用,是清朝的一大文化建设成就。但是清统治者借此对全国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禁毁和删改,被清统治者以 “违碍” “悖谬”而加禁毁的图书达3000余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数量相当。所以,清统治者编修《四库全书》又是一次文化专制的肆虐,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