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趵突泉(外一篇)》牛鲁平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过了腊八,济南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我去省城参加政协会的时候,正赶上“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清新雅景。济南有七十二泉,趵突泉是我的最爱,惦记着腊月间飘雪过后的趵突泉,我便利用清静的中午时分,独自去领略古泉别样的韵味。

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古色古香,装点得富丽堂皇,大门的横匾“趵突泉”是清代乾隆帝的御笔,蓝底金字被落雪融洗后越发清晰厚重,太阳照过来,金灿灿的。

鹅毛般飘雪过后,园子里到处是银装素裹的奇景:白糖似的雪粉覆在古朴典雅的屋顶和异形怪状的奇石上,撒落在松枝、柳条和石榴树的杈子上,铺垫在无人踩踏的竹园里……这般美景让人顿觉置身在一幅幅美妙的诗画中,脑子和心灵都变得冰清玉洁了,不禁暗自感叹:今君雪后至此,没负佳期啊!

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商代。“趵突”有跳跃奔突之意,生动地再现了泉水三窟迸发、喷涌不息之景象,进而又摹拟了泉水喷腾时卟嘟卟嘟之声音,真是绝妙绝佳。我在《历城县志》中看到过对趵突泉的描写:“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为了证实“趵突”的冬夏如一,我顾不得观景赏色,疾步穿过三圣堂、娥英祠和泺源堂,踏上了来鹊桥。凭桥西看,只见泉池内的三股水,翻滚至水面有一两尺,酷似三个偌大的冰种翡翠玉球,精美绝伦、蔚为壮观。这喷势、这深邃、这景致,着实让我感觉到了“趵突”的四季如一、生生不息。古人赞美趵突泉的诗句“云雾润蒸华不注”,在严冬腊月里体现得更是美轮美奂。趵突泉的水四季恒定在18℃左右,冬天的水面上水汽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泉池,一边是雕梁画柱的泺源堂和飞檐斗拱的观澜亭,在水雾中忽隐忽现,呈现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奇妙仙境。

在雪景辉映下的趵突泉水更加澄澈清冽,隐隐地由淡绿中散发出幽蓝,池中无数色彩斑斓的锦鲤欢动畅游,忽地只见一条鲤鱼腾空跃起,水面溅起了一片涟漪,我很是喜欢,驻足观赏了许久。趵突泉温暖适宜的自然生态才使得这些严冬里的鱼儿如此欢快雀跃,油然而生出了感慨:国家的政治生态对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啊!

趵突泉周围名泉众多,组成趵突泉群。泉泉都清澈见底,鱼儿游弋;泉泉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讲述着美丽动听的传说。隐幽在漱玉泉边的李清照祠堂是我每游趵突泉的必拜之地。2009年的夏秋之交,我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来这里谒拜李清照,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使我感悟犹如荷花般婉约洁雅、青春美貌的李清照,便情不自禁地构划了集诗歌舞于一体的表演节目,于第二年的“三八节”在全市纪念大会上领衔出演,博得了全场惊嘘赞叹。我知道,这般如诗如画的表演,得益于对女词人的内心仰慕和精神熏染。如今冬春之交再来清照祠堂,端详着其夫君赵明诚坐在书案旁执笔思考、李清照手拿一本书卷站其身后的蜡像,雕琢得栩栩如生,禁不住又想起一代才子佳人晚年的颠沛流离、孤苦而终,心中顿生惋惜,便默默地念起李清照写在《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词句,感叹人生的春夏秋冬。李清照纪念馆旁的漱玉泉清可鉴人,池中奇石卧水、鸢飞鱼跃,溢淌出浓浓的诗情画意。当年女词人对泉梳妆、赋词吟诗,写出了风格清丽婉约、情感真挚细腻的传世词作,莫非是清泉的滋润唤起了无限的才思泉涌?

腊月里的趵突泉与常日不同的是各色花灯已撒满了园子。蛇年的花灯会农历正月初一就要与市民游客见面了,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布置,整个灯会的线条已勾勒出来,有中华民俗、科技互动、特色灯艺、历史文化等等四十多组,各种灯笼2000余盏,个个绚丽多彩,使整个园子融古通今,刷新了时空轮廓。特别是已经放置在悠长水面中的一组组莲花灯顺水而动,使我心中掠过丝丝柔情,又仿佛感到周身充满了泉涌般的张力,未来一片光明。隆冬腊月原本是人们忙年的节气,无暇顾及游山玩水。而今日的趵突泉公园却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摩肩擦踵、熙熙攘攘,有的在幽静处观赏园艺奇石,有的在听“趵突腾空”的涛声,有的在花灯前拍照留影,有的在如痴如醉地看戏听书,有的在品味一代名人的诗赋佳句……从一张张绽放的笑脸中,领悟到“天下静和在于民乐”。

我爱腊月的趵突泉,更喜欢有白雪飘落的园林萦绕着的趵突泉,这时,她精美奇特,泉神、池奇、雪美、水碧;这时,她典雅怡情,文蕴、曼妙、融和、欢畅……

西湖边的舞伴

初夏时节,到浙江大学看望政协委员培训班的学员,在西子湖畔小住了两天。那日清晨我和同伴们沿着湖堤散步,尽享湖光山色的美景,更有偷得半日闲的惬意。

在断桥东北边的碑亭旁,一群晨练的市民伴着悠扬的旋律跳着交谊舞。站在桥的中间远远地望去,在蒙蒙晨雾笼罩下翩翩起舞的人们时隐时现,有飘然欲仙之意。岸边水中有几叶飘荡的小舟,圈圈涟漪波波荡开,仿佛在给舞者打节拍。

走到舞者近前看,大都是六十岁以上的模样,男人们都穿着洒脱宽松的衣裤,女人们都身着飘逸婉约的服饰,音乐一响,他们便自然搭配,精致优雅地迈着熟练的舞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欢乐。最好看的动作是转圈,男人们刚毅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看着女人,女人接到舞伴的暗示扭动腰肢开始旋转,眼光含蓄怡情,他们对对相视自如地舞着、深情地跳着。似乎要摇醒晚起的朝霞,给寂静的西湖带来灵动。也好像在回眸着心底的往事,一圈一个细节、一圈一段故事,圈圈交错,重叠成一个个人生的诗篇。

我看着想着,被深深地感染着。一位阿婆,身材微胖,个头高高,背有点驼,但脸颊白里透出红润,穿着蓝底小白花的连衣长裙,随着一曲藏族民歌《卓玛》在独自认真地走着舞步。看到我在凝视她,便笑哈哈地走过来操着浓厚的乡音说:“你想学跳舞吗?快来跳吧!我今年都78岁了,刚学基本步。跳舞真让人高兴。”我心里思忖着,这位阿婆年轻时一定是西湖边出落的美女。自幼酷爱舞蹈的我这时却突然说了一句:“我不会跳,您教我吧。”阿婆听了神秘地趴在我耳边说:“一会儿让我的师傅教你。”她顺手指过去,翩翩起舞的人群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挺拔健硕,一脸慈祥,上着讲究的T恤衫,下穿宽松的长裤,正和一位老太太在合舞,他的舞姿优美洒脱、收放自如,在舞者的群体中有“独占鳌头”的感觉。曲终的时候,阿婆急速过去把他拉过来介绍给我。老人家用炯炯有神的眼睛打量着我说:“来吧,我们一起跳。”阿婆也用鼓励的目光看着我,我情不自禁地握着老人家的手融入到舞者中间。一曲《绿岛小夜曲》响起,我竟然在西湖边上跳起浪漫的“四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舞间,老人家告诉我,他今年81岁了,是大学艺术系教舞蹈的退休老师,舞蹈是他的生命。他和那位阿婆是经人介绍今年“五一”刚刚再婚的,他们俩都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都是在西湖边长大的,人到暮年能走到一起也是西湖结的缘。他还说:“人生就像这舞蹈一样,一曲接着一曲地跳,要一曲比一曲跳得更精致、熟练、完美。”我被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和着美妙的音乐,舞步跳得越发有滋有味。阿婆在一旁双手翘起大拇指高兴地夸我跳得好。

离开他们的时候我还真有点不舍,我们在西湖边合了影,刚刚做了新嫁娘的阿婆握着我的手幸福地看着他的“白马王子”,那表情宛如西湖的水波潋滟,恰似两岸的香黛含翠,令人心醉神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