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乞食》题解、句解、赏析

作者:陶渊明 栏目:陶渊明诗集 2020-09-12 09:19:01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题解

陶渊明《有会而作》序:“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此诗与《有会而作》当为同年所作,时间是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即诗人去世的前一年。据《南史·宋本纪》,元嘉三年秋“旱且蝗”,造成饥荒。诗人暮年饱受贫病折磨,向人乞贷,该人不但满足他的要求,且殷勤留饮,欢谈终日,诗人感激而写下此诗。

乞食 诗意图 汪国新 绘

【句解】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起二句描摹诗人为饥饿所迫出门乞食的情状,其痛苦情形和茫然心态跃然纸上,令人心酸凄楚。一“来”一“去”,妙合无垠;而“驱”字则写尽其迫不得已之状。饿得神情恍惚的诗人,自己也不知道该向何处去才是。一个“竟”字,透露出反覆思忖的心态,既见得当时农村普遍凋敝,告贷几乎无门;亦见得诗人对于所求之人,终究有所选择。

陶渊明归耕之后备尝生活的艰辛,常有忍冻挨饿之虞,晚年尤甚,《有会而作》云:“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然而,他是固穷之士,并不因此而转移志向。据萧统《陶渊明传》载,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那也是这一年(426)的事情。贫病转剧而犹能如此,更可见诗人固穷守节之心。也因此,即便是乞食,他仍然有所选择,终究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走啊走,不知不觉走到了这个村庄。虽然有点“不知竟何之”的茫然,但下意识里,诗人终究还是有目标的。这一家的主人,当然是陶渊明认为可以提出借贷要求的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他还是口讷言拙,不知该说些什么。对于诗人这样一个持身高洁的士人来说,乞食毕竟还是羞于启齿的事情。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这种情形很难想象得来。“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还好主人一看我那面有饥色的样子,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来意,立即拿出粮食相赠,使我不虚此行。诗人这一番自述,表现出选对了乞贷对象的欣慰之意,诗情也由痛苦茫然一变而为欣喜感激。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主人不仅急人之急,而且善解人意。他殷勤地挽留诗人坐下相谈,宾主越谈越相投,不觉已是黄昏,主人表示何不留下来一起吃饭呢?酒菜摆出,谈兴正浓的诗人已经无拘无束,性本爱酒的他端起酒杯便开怀畅饮。诗中洋溢着人情的淳朴、温暖,虽然是乞食,仍让人感觉到人性的美好。比起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陶渊明也许还是幸运的。“谈谐”,谈话融洽欢快。“觞”,酒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

诗人为结识这样的新交而真心欢喜,情之所至,于是赋诗相赠。本为乞食而来,最终却留饮赋诗而去,何其高雅;这位主人无须诗人出言而已知其来意,非但“遗赠”,且又“谈谐终日”,何等体贴。两人虽是新交,但诗人肯定也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会“行行至斯里”,留下这一段佳话。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诗人最后正面表达感激之情。这两句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没有发迹时很穷,饿得受不了,到河边钓鱼,有一位漂母(洗衣物的老妇)怜悯他,给他饭吃,韩信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后来他被封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诗人借用这一典故,对主人表示:感谢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难以报答您。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衔戢”,深藏于心。“冥报”,死后报答。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于心,今生不知如何才能答谢,也许只有等来世才能报答您了。以“冥报”相许,足见主人之仁心厚意使诗人深受感动。

评解

此诗借乞食这样很难措辞的独特行为,写出了淳朴的乡间伦理。诗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人性的光辉。急人之急,施恩不图回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诗中反映的这两种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诗的启示意义,已超越了乞食之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