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爸爸妈妈身边,在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小孩子们的权利已经有所收敛——这种收敛或许是因为父母的管教禁止,或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更大利益”。但这种由于外部或内在因素而形成的权利边界对小孩子们的影响,远比不上学校、幼儿园对孩子们的权利约束来得强烈。
因为每天早晨他们必须早早地从睡梦中起来,然后吃饭,然后去学校。
在“襁褓时代”,他们是可以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的。最让孩子们感到难受的是,到了幼儿园或是学校,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他们像在家里一样乱说乱动的。带着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老师们的管教,他们也慢慢明白什么是纪律,什么是惩罚,在老师面前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一开始孩子们普遍不愿意去学校的原因——他们的权利会因为去学校而受到太多太多的约束,以至于与他们在父母那里或是小伙伴那里的权利约束比较起来,校园简直就是一个权利的“桎梏”。
进入学校时代,老师和家长都会一遍又一遍地给孩子们灌输一种意识:要听话,听爸爸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不能淘气,要遵守学校里的各种纪律。孩子们也从小时候的经历中知道,大人们这样要求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自己好,爸爸妈妈不让做的,都是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好好学习,是为了学到知识和本领,将来能有好的工作、好的前途,能生活得幸福。
这样的认知导致绝大部分孩子会克服本性带来的权利要求,进行自我约束,不去违反父母和老师给自己设置的权利边界。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由于惧怕违反父母和老师的规则而带来的惩罚,而选择被动约束自己。只不过,这类孩子随时有可能找机会去释放自己更多的权利要求。主要表现为只要是父母和老师没有明确禁止的事情,他们就会不经允许地去做,对他们来说,权利的自由扩张是常态,受约束只是例外。而绝大部分孩子,都在约束自己的权利,当他们出现上面的情况时,他们通常都会征求父母或是老师的意见,询问:“我这样可以吗?”未经允许,他们不会擅自放纵自己的权利要求。除上面两种类型之外,还会有极少数孩子,始终不愿让自己的权利受到一点儿约束。他们通常表现得很叛逆,在家里和父母关系紧张,到学校会冲撞老师、违反学校纪律,以至于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这种孩子不愿让自己的权利受到约束,但他们却面临着会因言行过火被校方处分,或与父母决裂、离家出走的可能性。
相比不肯受约束的孩子,前两种类型的孩子都可以较轻松地学会如何在学校或是家庭的“桎梏”当中享受自由——只要听父母的话,就会有好吃的,会有喜欢的玩具,还有父母的宠爱;只要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作业,考出好的成绩,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赢得同学们羡慕的目光,父母也会以此为荣。这些都使孩子们习惯于约束自己的权利,让自己得到更多的益处,让自己在学校或是家庭这样的“桎梏”当中,“自由地”去享受各种各样的生活乐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