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少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叛逆少年”

孩子们本身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无所谓好坏,正如成人和他们的世界一样,适者生存。听从父母、老师的教导,不淘气顽皮,努力学习的孩子们,通常会从家庭和老师那里得到很多东西,有玩具和美食,也有来自老师的肯定鼓励和学校的荣誉。这些孩子们,对如何放弃自由(权利),在少年阶段已有较深的体会,很早就熟悉了如何用较小部分的自由去换取更大的收获。

如果有些孩子,天生就十分倔强、胆量大、无所畏惧,那么这样的孩子,大多不会很好地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他们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棍棒和体罚对他们不太有效,他们不会屈服于外在的强迫性力量。慢慢地,在家不听话,在学校不学习、不遵守纪律,就成为他们的特征。不是因为他们故意要这样,而是在他们的心里始终会有这样的认知和观念——“我为什么要那样,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再往后发展,他们开始从不听话的孩子变为秩序规则的破坏者:和父母老师顶嘴,与同学暴力冲突,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因为他们的内心仍在坚持一个念头——“我就是要自由,所有一切束缚自己的东西都是不对的”。为了冲破他们眼中的约束和禁锢,他们会勇敢地选择打破禁锢,挣脱束缚。诸如父母要求、学校纪律、文明礼仪等,都算得上他们眼中的约束和禁锢,他们不惜背上“坏孩子”的名声,也要去实现“捍卫自由”的目标。虽然这样的做法通常不会被世俗社会认可和肯定,但从人类权利的本质属性(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去做的自由)——自由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勇敢的坏孩子”是最能代表人类本来面目的。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言行特征、动机目标,正是所有人内心深处都曾反复思虑、渴慕得到的东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