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之地宁古塔-清朝-满族历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流放者之地宁古塔

关于宁古塔之名的由来,流传着各种说法,《宁古塔记略》上是这样记载的:相传有六个兄弟,占据了这个地方,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所以叫就做“宁古塔”了。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宁古塔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

“宁古塔”,这三个看上去平静无害的字却是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恐惧的符咒。当时清朝朝廷的在案以它作为句点,金銮殿离这里很远但又很近,或许你一觉睡醒,便会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到了宁古塔,什么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无底深渊,出来的可能性几近于零。无可避免的,宁古塔这三个字便常常会悄悄地潜入许多人的恶梦里,吓出一身的冷汗。

宁古塔是从顺治帝时期开始接收清廷流放人员的,康熙年间,吴江学子吴兆骞曾因科场案流放宁古塔。其好友顾贞观以《金缕曲》二首言于纳兰性德,通过大学士明珠(纳兰性德的父亲),才结束了其长达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得以回到故园,最终于三年后病逝,有《秋笳集》传世。

据《研堂见闻杂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但另一方面,流放者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得当地的农业耕作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