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清朝历史事件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台湾既平,康熙皇帝欲周知全国土俗民情,又因黄河频繁决口,社会十分动荡,决定亲自视河,访察江南,便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自北京出发,十月到达济南府、泰安州,登泰山,至郯城。河道总督靳辅受到皇帝的接见,康熙皇帝对靳辅说: “黄河屡次决口,久为民害,朕欲亲至其地,视察形势,察看河堤的修筑情况,马上就去。” 于是在靳辅的陪同下,康熙皇帝到了黄河北岸,检阅河工及各险要地段,下令于黄河两岸增设堤防。又到清河,检察天妃水闸。康熙皇帝见此处水势湍急,下令改为草坝,另设七里、太平二闸以分水势。

十一月,康熙到了江宁 (今南京),登雨花台,拜谒明太祖朱元璋之陵墓,经过明故宫时,慨然长叹。

然后由江宁返回北京,在经过清口时,又检查了黄河南岸的险要地段。

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往返供应主要由国库开销,沿途行宫不设彩帐,比较俭朴。

康熙南巡的目的是调查研究,特别是为了视察治河工程和收拢南方的民心。作为一个封建皇帝,他的这一作为是极为可贵的。他的后代,如乾隆皇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不过,乾隆皇帝下江南已有更多游山玩水的成分,往来也大讲排场,扰害地方,大不如其先辈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