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赋》序|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余少好音声, 长而玩之, 以为物有盛衰, 而此无变; 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道养神气, 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 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 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 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 其体制风流, 莫不相袭。称其才干, 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 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 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故缀叙其所怀, 以为之赋。

(《嵇康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注释 ①厌——满足。②道(dao)——引导。③复之——反复玩味、欣赏音乐。④肆志——纵情。⑤八音——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这八种原料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乐器,如金为钟,石为罄,琴瑟为丝,箫管为竹等。⑥体制风流——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风流,精神。⑦元——通“原”。

赏析 竹林名士嵇康不仅是一位颇具叛逆精神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有很高音乐素养与造诣的艺术家。与他同游竹林、交情颇深的向秀便说过:“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思旧赋序》)的确,音乐可以说是嵇康生命的一部分。他著有《声无哀乐论》全面阐述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目送飞鸿,手挥五弦”(《赠秀才入军》)是他所向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等待行刑的刽子手, 他面色不改,从容地弹奏起《广陵散》,轻叹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便带着一曲千古绝唱走向了另一个世界。这样一位卓越的音乐奇才以琴为赋, 自是行家里手。

《琴赋》在嵇康的全部作品中有些特别,这是他现存惟一的一篇辞赋。文中铺陈琴的选料、制作、演奏情状,表达了自己的音乐见解。篇尾慨叹“识音者稀”, 借赋琴传达出内心深深的孤独与惆怅。

与丽藻彬彬的正文相比,序文则简明平实。先说音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物有盛衰,而此无变”;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 “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同时音乐又是人们颐养精神、宣泄情感、排遣寂寞最适宜的工具。所以历来欣赏者、吟咏者不计其数,也不乏“寄言以广意”者, 《琴赋》当属此列。

如果《琴赋》仅仅是一篇一般意义上的以乐器为题材的辞赋,序言写到这里也就完成使命了。然而作者到底是一位有着独特个性的思想家,他对音乐的见解也自有不同寻常之处。所以序言笔锋一转,又写道:“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作者认为历代不乏以乐器、音乐为描摹对象的作品,无非是从音乐的作用、旋律、感染力等几个方面着眼,大都陈陈相因,少有创见,尽管文字的铺排都很华美, 但又“未尽其理”,未达其情,谈不上真懂音乐。所以尽其理、达其情就显得尤为必要。深谙乐理的嵇康选中了琴,因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是他最为钟爱的乐器,以琴为媒,更便于抒发自己对于音乐的真知灼见。

至此,我们完全明白了《琴赋》的写作缘由。然而序言中并未直陈作者的音乐见解;设下了一个悬念,留待正文解决。所以我们读完了序文,就该全身心地到嵇康在《琴赋》中所营造的音乐氛围中去沐浴一番了。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