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静《佛手炖》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买了几瓶秋梨膏,百合莲子的炖煮次数也频了,秋风秋雨也好,秋高气爽也罢,秋食是定规的。想着倒是可以做佛手炖了,理气和胃利咳,与秋梨膏是可以比翼齐飞的。可惜,颈肩手臂出了问题,一日三餐都勉力而为,毫无小食小点的劳作余力了,即便余兴也只能兴叹。记得2018年初冬网购了一些佛手,除清供和分享友人外,清洗切片阴干,和柠檬一起,配冰糖,隔水炖煮五小时(据说严格要求得十小时),佛手和柠檬已成焦糖色,莹透而绵软,泡水喝清润得很,过白粥也绝佳,有时做茶点,甜中带酸的口感使岩茶的涩香充分阐扬。与做成蜜饯的佛手凉果比起来,这么隔水炖出来的佛手片似乎别有风味,水润,微甜,略酸,初冬轻阳里,咀嚼起来恍若读宋词的感觉了。

当然,不画一幅佛手也是说不过去的,选半生半熟的宣纸外方内圆镜片,涂抹起来。若单单写意而为,窃以为少了佛手的那种且纤纤且圆润的质感,于是几乎工笔,层层敷染,佛手又是肆意地内外生长,或是曼妙,或是钝拙,要参差有序地立体在纸面上,于吾等丹青票友而言,似乎并不容易,不过且琢磨且耐心,不求多少精妙,只为心手相印,线条和色彩和纸究竟成就了纸上的佛手:上下两只佛手为呼应,上面垂手,下面那只往上舒展,且为其画上一羽绿叶,添其生机。画完,写了这样一句话:“冷冬清供,春日相握乎”,就题在上下俩佛手间,一为构图平衡,二则也表意蕴。岁末清供既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日常生活,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母题。所谓“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宋·吴自牧《梦粱录》)。其实追溯起来,若《楚辞》之《少司命》中起首唱着“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来迎接神灵是一脉相承的。人们拿着各种兰花香草,唱着舞着,祈祷神的到来。落实于日常,天竺、腊梅、水仙、银柳,当然也包括佛手等节气之植物于案桌养眼闻香,入宣纸氤氲怡情,寒冷的冬日也是有了人性人心的暖意的。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和生活彼此相握的一种心性,自自然然,是不必特特地地要“文化文化”地讲座起来的。老式家宅客堂必备的桌案瓶花,正是平(瓶)安(案)的意喻。岁月当然不会都静好,但人心向往妥帖安宁自古源远,无论农耕文明,还是云数据之当下。

也许扯远了,回到佛手,佛手的模样比较讨巧,以佛手称之,做清供清赏,实在天真而天趣,在二三只佛手边上燃香或置小瓶花小植物都不违和,而小茶几单单纯纯的佛手放着,不刻意其他,看它们日复一日地从鲜润的藤黄,忽远忽近的清香,到慢慢收缩皱纹,色调渐深,乃至斑驳而至褐色,有时候能完善成一只毫无霉变枯干得当的佛手,简直好比枯山水的微缩版。这样的佛手,仿佛日常各种务实里别样的清虚。

除了清供,佛手作为果品食材也是完全胜擅的。佛手炖是一种,切片晒干泡水喝是一种,制成蜜饯凉果又是一款,还能做成果酒,口感和药效皆备。而从佛手中萃取的佛手柑精油好比凝练了佛手之诸多精华的。春夏里旧疾复延,以前去过医院,查不出所以然,非器质性病变医疗并非万能,照例尝试往日成效尚可的艾灸。其间恰好老友微信,说话间提及,医学出身的她介绍我尝试佛手柑搭配杜松浆果的精油芳疗。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竟是收获了平复的安慰。不由想起静安寺山门的那副对联“祈愿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此佛手当然非彼佛手,“一样平”大概也难,“平复”的欣悦是一样的。

近日在喝一款名为XX佛手的乌龙茶,源自福建,之所以取名“佛手”,盖因成品茶叶的条形略似佛手。各种茶储了不少,但还是会买一些因缘相得的茶来尝试。记得彼时购买此款的因缘,恰源于“佛手”两字。茶还是不错,茶汤色如琥珀,焦香感强,不过并不以为奇佳,窃以为它的特点在于叶底色深且柔软,有别于其他乌龙茶茶叶的锐感,佛手的样子确乎终究是一个比喻了,倒是在水中展开的柔软叶子暗合了佛手的质地。

到底佛的手是什么样的呢?画像雕刻塑像中的佛手也是人的想象或者说心愿吧。所以看到仿佛相似的水果也要以佛手来命名的。佛手柑也是不负众望,一只“手”就是一个宝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