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武夫贺方回——读贺铸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多情武夫贺方回——读贺铸词

男人欣赏和赞美女人,有千万种方式和语言,但像贺铸(字方回)这样情眼独具、诗兴浓烈的不多。他有一阕《青玉案》被当时和后世传为佳话: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贺方回是河南人,晚年居住在苏州城,给自己的宅院取名“企鸿居”。据说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贺方回特别喜欢曹植的《洛神赋》,深深被洛神的美貌倾倒。我们看曹植怎样描写洛神: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若轻云之蔽月,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浓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靥承权……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在倾倒于洛神之美貌的同时,贺方回尤其羡慕曹植有一睹洛神的艳福,期望着自己也能巧遇天仙,留下美轮美奂的诗文。“企鸿居”该是这种心迹的表露。

果然,情之所衷,事必有巧。这阕词就记录了有一天贺方回终于远远地看见了一位绝世佳人,这位美貌女子的形象完全就是《洛神赋》中罗袜生尘的凌波仙子的再现。这一眼,使贺方回大吃一惊,他像触电一样木然呆立,目送倩影翩然离去,直至芳尘消失还全然不知。心中只猜想着,这位凌波仙子住在什么地方,她的住处一定很漂亮:在月桥,有花园,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这地方很隐秘,凡人不知,但春风能吹到。进而又想到美人是否孤单,不知谁有福气陪她度过美妙的锦瑟年华。

词人就这样憨憨地呆站在原地,全然不觉周围的一切。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已是暮云低垂的时候才突然惊醒,意识到应该赶紧用自己的五彩神笔把今天这一幕记下来,特别要把追慕仙子而不得的断肠闲愁写出来,这绝对是世间独一无二的追慕,绝对是无比的失落惆怅,于是贺方回用了三个意象草、絮、雨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境。草是遍地生长,萋萋离别远接天边之物;柳絮,眼睛能见但细不可数,迷迷离离弥漫整个空间,无论有风无风它总在飘飞;梅雨,更是细如牛毛,如雨似雾,迷迷蒙蒙笼罩天地,给人没完没了的感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见这失落惆怅之多之重,就像遍地如烟的青草,像弥漫天地间的柳絮,像视而难见但可以湿透天地万物的梅雨。

这阕情词没有具体描绘美人的相貌,巧妙地用了《洛神赋》中对洛神描写的典故,让读者感知这位姑娘有多漂亮。词中用大量笔墨重点写词人对美人的追慕和无法接近而生出的愁闷,引诱读者在各自经验世界里去猜想、去描绘能让贺方回如此倾倒的美人该有多迷人,于是一千位读者便生出一千位美人,又各自沉迷于自己的梦中情人,如此诱人上钩,各得其美是这阕词最大的成功。词之下者,看人之美;词之中者,美人之美;词之上者,自得其美。贺方回此词,可为上者。

古词多情,但这种情又往往是文人妓女间的卿卿我我,相思相恋,绝大多数是当代人说的婚外恋。写夫妻情最着名的是李清照、陆游、纳兰性德。夫妻悼亡词最着名最感人的莫过于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而贺方回的《半死桐·思越人》,又名《鹧鸪天》,却是在词史上与《江城子》并传不朽的大作: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方回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受到很好的文武教育。十七八岁离开家乡到当时的京城开封谋生,最先担任一名低级侍卫武官,后来略有提升,但从军后的四十多年中,一直在下层的文官武职上徘徊。不过由于他为人正直热情,义气豪爽,从一开始就结交了很多年龄相仿的豪侠之士,他们彼此“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生死同,一诺千斤重”(《六州歌头》贺方回词)。或西城饮酒,东城打斗,或郊外放马,雕弓围猎,是一位任侠使性的江湖人,但在婚姻上很有福气。他本人地位不高,也不是很有钱,却找到一位皇族大户的千金小姐赵氏做夫人,两人地位悬殊,但夫妻间情投意合,虽然小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宽裕,但两人相濡以沫,过得恩恩爱爱。夫人是大家闺秀,却特别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对丈夫体贴备至,数九隆冬就为他缝制好盛夏的衣褂,夏天的夜晚又苦熬暑气为他缝补冬天御寒的棉衣。可是天命不济,赵氏四十多岁就病逝离开了五十岁的贺方回,这就是词中说的“头白鸳鸯失伴飞”。

这阕词的感人,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推出半死梧桐、白头鸳鸯、原上荒草、草尖朝露、旧栖新垅等意象,让人感受到荒郊坟场的凄凉冷落,悲风苦雨。尤其是词人自创的篇名半死桐,典出于汉代枚乘《七发》:龙门有桐树,其根半死半生,所以制琴,声为天下之至悲。唐代李峤写挽歌,有“琴哀半死桐”的句子。贺方回用半死桐的哀声,白头鸳鸯的失伴来象征自己的丧偶之痛,让人有睹物闻声之感。二是词人至悲至哀的呼唤怀念。上片开头两句,是词人远途归来,进城门之际突然意识到妻子仙逝,归家无伴,一阵孤苦悲凉的情绪涌上来,于是有了呼天抢地的呼唤发问“同来何事不同归”。这一问貌似无理,其实感人至深,包含着他们夫妻间多少年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交流、默契与约定,很多是不与外人知的。但听到这一问,我们似乎感觉到了一点点,那就是他们早已约定携手同归。下片最后两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是此词最感人的句子,鸳鸯失伴,雨夜孤栖,痛苦失眠,辗转反侧。在昏暗的灯光下,当年那么熟悉却不很在意的妻子挑灯补衣的身影,转眼间消失了,这是暂时的还是永远的?词人多希望这只是暂时的,是妻子外出几天,甚至只是视线模糊没有看见。但理性告诉词人,这是残酷的现实,夫人确实永远地走了,于是词人在凄风苦雨的深夜发出瘆人的哀叹。早逝不幸,活着的人承受巨大的长时间的精神痛苦折磨更是不幸,前者为短后者为长,前者已经解脱,后者不知何时解脱。俗话说老年夫妻的任何一方早走是福,恐怕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贺方回体格健壮,学识渊博,按理说应该大有作为,但一辈子从未被重用,为此他从中年到老年一直深深苦恼。有一阕《行路难》(小梅花)可见一斑: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这是一曲苦词。上片头三句极写怀才不遇,四至八句写风尘奔波,天不睁眼无人识用。“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如果老天爷睁眼,他一定很同情我长年累月的奔波之苦;另一层说如果老天爷也像我们是血肉之躯,他恐怕也受不住我遭遇的折磨。九至十一句从内容和情绪上做一转折,把后汉书记载的雷义抬出来,据说雷义好酒,碰上美酒从不在乎价钱,仗义助人也不收受礼金,地方首长推荐他当官,他让朋友顶替,自己推辞不就,是一位不趋名利、纵酒放歌的狂放之人,被人戏称为雷颠。词人以此自比。

下片头三句由雷颠好酒不问价,狂放入醉乡过渡到自己,说自己也要大杯饮酒,快乐长寿,因为人都会老,何必自苦。这确实是有感之言。贺方回在另一阕同调词(同是“小梅花”,词人命名为“将进酒”)中,有很深重的感慨。他说:“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用历史的眼光看古往今来,人们应该知道人世无常,世事沧桑,何苦没完没了奔波在“黄埃赤日长安道”上,生做天涯倦客,死做孤魂野鬼,倒不如安稳痛享酒中趣,乐得沉睡醉乡中,做个“生忘形,死忘名”的再世刘伶。如果不是这样,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太多,若任由忧愁无限制地袭扰,则一天的光阴也长得可怕。

这就是你如果主宰不了事情,那为什么不退一步主宰自己的心情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