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移居(其一)》题解、句解、赏析

作者:陶渊明 栏目:陶渊明诗集 2020-09-12 09:19:08

移居(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题解

陶渊明于义熙元年弃彭泽令返归柴桑里,四年后他在柴桑上京山的旧宅遇火。义熙七年(411)迁至南里之南村(今江西九江城外),是年四十七岁。《移居》作于搬家后不久,诗共二首,均写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又各有侧重。第一首说新居虽然破陋,但南村多有心地纯朴、志趣相投之人,因此颇以能和他们共度晨夕、谈古论今为乐。

移居(其一) 诗意图 成秉羿 绘

【句解】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以前我就想住到南村来,为什么呢?那倒不是因为南村的住宅风水好。古人移居选宅这样的大事,事先都要卜筮测算、求问凶吉。诗人说自己的移居并非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那又是为何呢?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早就听说那里有很多心地纯朴的人,多么希望能和他们共处晨夕、谈古论今。这才是诗人移居此地的原因。

《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惟邻是卜。”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邻里的善恶。不求吉宅,而求嘉邻,陶渊明的选择是实际的,但同时又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的时代,他对充满虚伪、机诈、钻营、倾轧之风的社会现状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只得退而追求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躬耕自给。卜居求友,不趋炎附势,不祈福求显,唯择善者为邻,正是诗人清高情志和内在人格的表现。“素心人”,心地纯朴的人。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移居南村的愿望很早就有了,现在终于得以实现。诗人的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兹役”,即指移居搬家这件事。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只要能移居到这里来,有那么多的好邻居、好朋友,房子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能放下一张床一床席子就足够了。

“何必”二字,率直中见深曲,反射出时人普遍追名逐利的心态。而诗人淡然一笔,不求华堂广厦,只求邻里共度晨夕,弊庐虽小,乐在其中。这种心灵境界,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陶渊明《止酒》诗时分析得很透彻:“‘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余尝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之用意……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堂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声利吾何趋焉;好味止于噉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

在对房舍的追求上,古往今来不少有识之士都表现出了同样睿智的精神境界。孔子打算到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太简陋了,孔子答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杜甫流寓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愁苦中仍然热切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为陋室作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其鄙视官场的污浊与腐败,追求高洁的品德与志趣,在审美气质上都和陶渊明这首诗有相通之处。读者在感悟诗意的同时,也许还会感到生活中的一些困惑豁然开朗,从而以更为坦然旷达的胸怀面对万花筒般的人生。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以下数句具体写得友之乐:时时和邻居们在一起,回忆往事,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交心。“时时来”,写和谐坦诚的邻里友谊,笔墨省净,引人遐想。“邻曲”,邻居。“抗言”,热烈地交谈;“在昔”,往事。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诗人在这里所说的友人,多是读书人。他们交谈的内容,自然带着读书人的特点和爱好。他们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享受精神上的交流。

一个“共”字,一个“相与”,使得热烈抗言之情态呼之欲出。《归园田居》说:“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当时他还住在上京山,接触的主要是农民,所以“但道桑麻长”。而今移居南村,邻居们又多了可以“奇文共欣赏”的读书人,有审美的快乐,也有友情的和谐,此情此境,真可谓人生佳境。这种生活他向往已久,所以早想搬到南村来住,至此,他的愿望终得以实现。

评解

陶渊明以一种淡然的口吻,款款叙说移居情事,将平平常常的一件事,写得格外亲切有味,令人心驰神往。他所用的语言平白如口语,却又温和高妙;看似浅显,然嚼之味醇,思之情真,悟之意远。全诗给人的感受是鲜明而强烈的:诗人厌恶黑暗污浊的社会,鄙视丑恶虚伪的官场,但他并不厌弃人生。在对农村田园、亲人朋友的真挚情感中,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归宿、心灵的慰藉。陶渊明其人其诗的魅力,首先来自对人生、对自然满怀诗意的热爱和把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