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梅《正月十五话『紫姑』》散文赏析

作者:朔梅 栏目:朔梅诗集 2020-09-18 17:07:29

正月十五话『紫姑』

又是正月十五了,忽想起“迎紫姑”的旧俗。说“紫姑”,你也许会问:何谓“紫姑”?而说“壁角姑娘”、“三姑娘”、“坑姑娘”、“灰姑娘”,你也许会晓得。但如果你是“文革”开始后出生的,那多半不会知道。

“紫姑”在奉贤,西乡称“壁角姑娘”,东乡称“三姑娘”、“坑姑娘”。每年正月半始,民间有扛“三姑娘”、“壁角姑娘”之习俗。此俗在古代文献、野史中,称为“迎紫姑”、“赛紫姑”。唐朝李义山有“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之句。由此可见,在唐朝,此俗已大行。

古称“迎紫姑”,吾乡人之扛“三姑娘”,其实是一种称为“扶乩”的活动。民间以此卜休咎。迎紫姑据苏轼《子姑神记》记载,有“衣草木,为妇人,而置箸手中,二小童子扶焉。以箸画字”云。流传至现代,已不再“衣草木,为妇人”,而仅存“小童子扶焉,以箸画字”了。

而以正月十五为日,史载杂芜,而最早见南朝刘宋年间刘敬叔志怪小说《异苑》。云:“世有紫姑,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民间之迎送,概哀矜此妾之不幸。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化成卜农桑,问祸福了。

此俗,大概始于魏晋南北朝,自唐以降为盛。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蒲留仙的《聊斋志异》,褚人获的《坚瓠集》多所记载。但其中的扶乩,大多是赋诗作对,或卜问前程。虽不乏雅趣,然离迎紫姑之本意已远。纪晓岚《滦阳消夏录》有扶乩得诗“琵琶还似当年否?为问浔阳估客妻”句,劝狂生改邪归正。这在扶乩之记载中少有。所以纪昀说:余所见扶乩者,惟此仙不谈休咎,而好规人过。殆鬼神之耿介者也!

《古今笔记精华录》有《上元日箕帚诸卜》篇载:“江南《嘉定县志》云:俗谓正月百草具灵,故于灯时备诸祠卜。箕姑以稍箕插箸,蒙以巾帕请之,至则能写字,能击人。帚姑以敝帚系裙以卜,至则能起卧,竹姑以小竹剖为二,人各一箸,对抬两端,相向如舁舆状……”这里的“上元日”,就是指正月十五。所记地为嘉定,离我乡不远,习俗几近。

吾生也晚。但犹记童蒙时祖母与母亲正月半扛壁角姑娘事。

那都在天黑后行事。她们俩用一簸笾,里面盛一层糯米粉,匀平。再用一绷筛,筛边绑一根竹筷。在壁角落里燃起香烛,供上祭菜瓜果。然后各用一根手指托起筛子。随后口中念念有词云:“三姑娘在吗?快下来吧!”如未见动静就说:“香烛点好了,饭菜要凉了。这里没男人,不要怕羞。边上那是小孩呢!”又说:“来了就点点头。”于是见那抬着的筛子轻轻动几下,真像是点头。似有点害羞。又问:“三姑娘几岁了?”那筛子上的竹筷“笃、笃”敲击着簸笾,一下代表一岁。

然后,请“她”在糯米粉上画剪刀,画畚箕。问至年成的丰穰,“她”会画一长长的麦穗、谷穗。毕似。最神的“她”还会写简单的字,譬如:麦、田、水、天之类。我疑心那是祖母与母亲合力为之,可我母亲不识字,祖母会一些。但她坚持说不是自己写的,而冥冥中有一股力量驱使着自己。

正月半的夜晚,乡下还有“燃腊子”的习俗。也就是烧田野里的枯黄的艾蒿、茅草。老人说,那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反清复明的暗号,“长毛”时期(太平天国)起义的联络信号。有经验的老农民则说,那是为了使来年庄稼长得更好,烧死蛰伏的虫蚁。那时,一见田野里火势燃起,祖母则鼓捣着半大的小脚,匆匆将放线的棉花条藏起来,说否则会引蛇出洞的。

在妇女稚童“迎紫姑”的当儿,男人和半大的孩子到田野里都忙着“燃腊子”,对“迎紫姑”少有干扰,所以往往如愿。

记得我得了乙型肝炎后,久治不愈。母亲与姑妈曾试着扛壁脚姑娘。那是“文革”后期,我十三四岁。作为迷信活动,那个年代是断然不敢声张的。夜深后,在昏黄的蜡烛火光里,我站在边上,看她们卜问吉凶。祷告许久,筛子毫无动静。母亲怪我在而三姑娘怕羞,不肯下凡。而姑妈的理解是,现在破除迷信了,天界玉皇大帝把神祇关起来了。

卜问无果,母亲因我的病而愁容满面。

而今,母亲老了,尽管常常烧香敬佛,但从未见她再扛“壁脚姑娘”。我自以为是无神论者,有时想,母亲及以前的一辈辈先人,真的信扛“壁脚姑娘”之类的神道吗?其实,那是出于对传说中的可怜的三姑娘的同情,更是缘自对生老病死无常的迷惘,也寄托了农民对能吃饱穿暖的最起码的生存的期盼!

那“迎紫姑”的习俗并不美丽,倒有些酸楚。今夜,是甲午正月半,皓月朗照。忽然想起那些旧俗。没什么意义,聊作闲谈忆旧。

2014年4月29日于枕曲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