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是天巧,败在我》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作者:梁漱溟 栏目:梁漱溟诗集 2020-11-17 14:41:49

成是天巧,败在我

梁先生语录:

成功是什么呢?成功是巧,是天,不是我。失败是什么呢?失败是我,是我的错误,我有缺漏。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可见,成功并不如人们表面所看到的那么光鲜与轻而易举,相反,在成功者抬头挺胸地站在人前之前,他在背后一定吃过很多苦,而这些苦,可能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艰苦,更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磨折。

的确,人生于世,要取得成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相反,真正的成功,需要人们长久的脚踏实地的努力与付出。诚如古人所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同一个方向上,若能比别人付出更多,坚持更久,便能比别人跑得更远,站得更高。

总而言之,人生中,我们若要取得非凡的成就,铸就成功的自己,须得经过一番付出与努力,才能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人生几十年,不是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甚至很多时候,用心付出了,结果却与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驰。也就说,付出与成功并不成正比。有的情况下,我们甚至会觉得,付出与收获会成反比。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样自如与坦然的慨叹,也和不成比例的付出与收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纵然这样,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自此面对自己渴望到达的彼岸梦想不再付出,一切任其自然,完全本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态度。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所成就者,就像梅花一样,无不经过一番彻骨之寒,才得花香扑鼻。所以说,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付出也未必能离成功近一些,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能靠近成功。

生命如灯,人生如路。世上路有千千万万,而人生这条路,是极为坎坷与崎岖的。可以说,几乎每一步,都不可能是水到渠成的顺畅,相反,可能是颠沛流离的曲折。因此,人生在世,是非成败,要有用心付出的行动,也当有顺其自然的心态。

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再有,尽人事,听天命。这样一来,人们便不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个是,渴望成功,却从不曾为之付出过,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运气与命数上;一个是,期盼成功,却只付出,从不问结果,大有成天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味道。

关于这一点,梁漱溟认为,西方人过分重视人事;印度人过分重视天命,中国人强调的是“尽人事而知天命”。可是现在中国的人脑海中一味强调人事,对天命过于淡漠了。对“人事”的穷尽,让人充满贪欲,从而带来那么多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呼唤听天命。

时至今日,物欲横流,容易让人急功近利。为了规避这一问题,并且踏平坎坷崎岖的人生之路,就应当将人事与天命并重。换句话说,就是既要尽人事,也要听天命。要知道“成是天巧,败在我”的道理。

俗话说,三分人事,七分天命。人们常以迷信的缘由而否定这样的看法。但是,不论是浏览他人成功的历程,还是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我们都不难发现,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中,若要获得成功,尽人事,并非就能如己所愿。往往,成功迈过坎坷,走向平坦,需要天命的协助。二者齐心协力,才能踏平坎途,赢得非凡的成就。

诚如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所言:“‘尽人事以听天命。’今仙姑既不能忍,又人事未尽,以致如此,何能言得天命。”

在这个强调人事,信奉“人定胜天”与“事在人为”的年代,梁先生却转向对命运的呼吁。从中可见梁先生对天命的强调。这样的观点,并非对命运的屈服,更不是迷信源自内心的力量。相反,这是非常客观与机智的看法。

众所周知,梁先生分析问题时通常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向外,一是回到内心,即向内。从某种程度上说,坚持“成是天巧败在我”的观点也是内外的结合。

从梁先生的观点出发可知,如今,人们在坎坷人生路途中追求成功时,偏向于主观努力,即用心付出行动,作用于外在的事物;却忘了寻求或者等待客观的外在的机缘,这对渴求成功,踏平坎途的人来说,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不尽人事,只听天命。也不是说,踏平坎途,人们要听天命多一点,尽人事少一点。相反,其意图在于,该尽的人事要尽,无悔无愧;该听的天命也要听取,顺其自然。内外结合。如此一来,人生于世,就不会“老大徒伤悲”,也不会被得失、成败与去留左右自己的心绪,乃至整个人生。所谓“怡然自得”与“自得其乐”也可能不期而至,而成功之花,也能在某个转角处争妍夺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