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体知礼,须知讷言敏行
梁先生语录:
孔子所以不厌的说“讷言敏行”,乃是恐怕陷于不仁的一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恐人行并未到而只口说好听的话,把好听的话放在观念上面,而实际则不如此。
人生在世,要为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先得做一个得体知礼的人。得体知礼,表现为给对方以尊重、认可、赞美等。也就是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合乎情理,皆出于内心之所想。于是向外发力时,表现为得体合理的言行举止。于己,这样才合乎情理,才不会与内心所想有冲突;于他,这样是对自己的尊敬与尊重,当以礼回赠,坦诚相待。如此一来,和谐人际便成型了。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交往,以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双方以礼相待,仪节上更多的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比如,见到长辈,问候一声,对方就知道你的心意了,而无需通过跪拜才能了解你的礼貌。人们常夸小孩子嘴巴甜,也是这样的情况。
可以说,语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它在我们以礼待人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好处,我们也深有体会。但是,凡事都有正反两面,语言也一样。它可以帮人们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情谊,也可能会破坏我们与对方的友好、和谐关系。
众所周知,明代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当过牧童,给有钱人家做过工,为了不挨饿受冻,还曾一度被迫出家当过和尚。尽管如此,但是朱元璋胸有大志,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成就了一代霸业。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以后,有一天,他年少时的一位和他要好的穷伙伴进京求见。其实,朱元璋很想见见老朋友,可又怕他在众人面前讲自己过去不光彩的事。经过一番犹豫和挣扎,朱元璋还是叫人传唤他进来了。那位老朋友一进大殿,立即行大礼,跪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承蒙皇上当年恩宠,所以草民才能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见这位朋友对自己如此地尊重,又行以大礼,非常高兴,于是立即重赏他。
这位老朋友受赏的消息一传出,另一个当年一起放牛的伙伴也进京求见朱元璋。见到朱元璋,他并不行礼,完全不顾朱元璋的情面,叽里呱啦讲道:“牛娃子,你还记得吗?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结果,豆子还没煮熟,大家就开始抢着吃,混乱之中,罐子被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当时就跟疯了一样,从地上抓起豆子就往嘴里塞,不料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立即找来一把青菜,让你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了肚里。”
听到这些,文武百官们都笑了。这让朱元璋十分恼火,一怒之下,他喝令左右道:“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给我斩了!”结果这个人不但没有得到朱元璋的封赏,反而给自己惹上杀身之祸。
这就是说话没有分寸导致的后果。生活中,我们讲求以礼相待,与人和谐相处,这样的情况是应当竭力规避的。要知道,以礼相待,礼需要表达出来,但未必说得越多,就代表礼越重。相反,有时候反而会影响礼貌的效果。诚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言:“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因此,与人相处,要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若想成为一个得体知礼的人,就应当讷言敏行。
讷言敏行,用行动说话,做到知行合一。而不是偏向于言与知。要知道,偏向于言,就可能因说错话而得罪人,反而达不到以礼相待的效果;偏向于知,则把礼仪之道架空在生活与人生之上,说好话,说大话,却没有切实的行动,或者做不到。也就是说,知行不合一。对此,梁先生说:“因为我们看高远时,看好生活时,看好行为时,而自己行为却未到,自然易起一个找的态度与等待的态度。”这样一来,礼就没有现实意义了。自然而然,也就达不到和谐人际关系的效果。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讷言敏行。通俗地说,就是少说话,多做事。比如,没有见到长辈时,总是说见到了要如何如何,当真正见到了,却又不理不睬,试问,这是真正的得体知礼吗?同样地,看到别人待人礼貌,就发下宏愿自己要如何如何,以成为一个讲礼貌的人,可是,自己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粗鲁无礼的人,没有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试问,这是得体知礼者所为吗?
与其夸夸其谈,讲大话,说虚话,不如少说话,多行动。从细节做起,比如,遇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如此这般,才能将礼貌置于当下的生活中,让有礼貌的自己活在当下,让当下的自己做个有礼貌的人。久而久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得体知礼的人,才能为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正是梁先生赞同孔子的“讷言敏行”之智的缘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