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即是活,活亦即生》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作者:梁漱溟 栏目:梁漱溟诗集 2020-11-17 14:41:54

生即是活,活亦即生

梁先生语录:

“生”与“活”二字,意义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

梁先生说:“所谓生活者,就是自动的意思;自动就是偶然。偶然就是不期然的,非必然的,说不出为什么而然的。”乍一看,可能会觉得这话缺乏理据性。何以见得?

可以说,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比如“勤能补拙”“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助者天助”等,这些无不在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生命的背后没有一个掌管命运的鬼神,一切都不是自动的、机械的,而是主动的,可以改变的。

但是,梁先生所强调的自动,并非是宿命论上所谓的轮回与因果之为,而是指人生中,应当顺时而为、顺势而为,顺其自然,凡事不勉强,不强求,应当按照生命本来的、自然的模样去刻画人生。

梁先生得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对“事物是变化发展”这一道理的深刻了解与领悟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凭空的想象或是莫名的猜测。事实上,人生也是变化发展的。比如说,人从生下来开始,就会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然后慢慢变老,最后死去。任何人,都必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谁都无法避免或逃脱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这就是生命的自动。而我们的生活更如此。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谁会一直站在一个地方生活一辈子,没有谁一生一世只有一个表情,一种心情,只认识一个人,也没有谁几十年只吃同一碗饭,喝同一口水,穿同一件衣服……换句话说,人生总在变,生活总在变,人总在变,甚至无所不变。

既然如此,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必然的变化中,发现偶然的机会,找到让生活出彩的光芒。但是,这样的寻找不是勉为其难的,更不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比如说,还没有学会走的时候,就想跑,这就是违背生活中的“偶然与自动”的规律的,这样的行为,结果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摔跤。

再如,人在幼年就结婚,并要生子,这在古代,可能是可行的,但在现代,这是有悖生活的“偶然与自动”的。这就好比是穿行的火车,只能从福建经由江西,去到湖南,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可是,若是火车想不经过江西直接到达湖南,这样的想法是创造性的,却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不仅勉为其难,更是违背规律的。

更为具体地说,人生于世,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要做的事。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该完成的任务。好比是一个圆,慢慢画过去,才能成为一个完满的圆,否则,是会缺口百出的。能看到这一点,就是坚持生命的“偶然与自动”的表现了。

在这一基础上,人们再禀着高度的自觉性,在生命的“自动与偶然”中发现成功的机遇,方可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自觉中,才能实现梁先生所言的“向上创造”。

“生命是什么?就是活的相续。活就是向上创造。向上就是有类似于自己自动地振作,就是活……”梁先生将“向上创造”解释为“灵活奋进”,其中依然深深地蕴藏着“随顺自然”的气息。

生活中,我们禀着“生即是活,活亦即生”的随顺自然的心态,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向上翻高”,另一件是“往广阔里开展”。这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而又透彻的认识。

在认识生活的“自动与偶然”之后,人们才能以清醒的头脑与理智的心态去寻找自己的方向,每个阶段找准“施力”的对象。比如学生时代,懂得特定阶段有特定阶段之所为,就不会去杞人忧天,想着死后的事,而会专心致志地学习,尽力学而有成。其心、其力所集中的地方是学习,而非其他。试想,人生几十年,若每一阶段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了,生活能不不断地翻高吗?命运能不被改变吗?而这,也正是梁先生的“向上翻高”的内涵。

有了“向上翻高”的发展之后,自然而然,就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二者是如影随形、自然而然的关系。

人生于世,生活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我们应当本着随顺自然的态度,从容淡然地面对生活,在必然的变化中,发现偶然的机遇,方可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若不然,逾越某段必然刻意去寻找必然,是极为痛苦的,也难有所得。不如领悟梁先生的人生智慧,把握“生即是活,活亦即生”的人生方向,从容淡然地生活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