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原文与翻译、赏析
苏轼
赤壁怀古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故垒西边③,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乱石穿空⑤,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⑥,小乔初嫁了⑦,雄姿英发。羽扇纶巾⑧,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⑨。故国神游⑩,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11),一尊还酹江月(12)。
【注释】 ①赤壁: 三国时吴将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苏轼所游赤壁在湖北黄冈,不是三国当年大战的赤壁。②风流人物: 杰出的英雄人物。③故垒: 旧时营垒。④周郎赤壁:周瑜为吴将时年仅24岁,吴中呼为周郎。赤壁以周瑜得名,故称周郎赤壁。⑤乱石穿空: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穿空,一作 “崩云”。⑥公瑾: 周瑜字。⑦小乔: 汉末乔玄有两个女儿,都很美丽,称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⑧羽扇纶(guan官) 巾: 古代儒将的装束,用来形容周瑜态度的从容闲雅。纶巾,青丝带的头巾。⑨樯橹(qiang lu墙鲁):指曹军的船舰。又作“强虏”或“狂虏”(指曹操和他的军队)。⑩故国: 指三国的战地。(11)人间: 一作“人生”。(12)尊,同“樽”,古代盛酒器。酹 (lei类): 把酒洒地祭奠。
【词大意】 大江东去,浪涛冲尽千古杰出人物。旧时营垒西边,人们说,这是三国周郎大战曹操时的赤壁。乱石穿破云霄,惊涛拍击岩岸,卷起千堆浪花似雪。江山如画,龙争虎斗,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年轻有为,雄姿英发。他着便服,挥羽扇,风度潇洒,指挥若定,谈笑间,曹操水师灰飞烟灭。我神游故地,应笑我多情,感慨良多而早生花发。人间如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月吧!
【赏析】 此篇是词人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贬谪黄州游黄冈赤壁矶时作。词中赞美了江山之胜,缅怀了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并抒发了自己“四十五十而无闻焉”的感慨。
开章三句,是词人凭高眺远所见所感。浩荡的长江,浪涛滚滚,日夜奔流,无止无休,不禁使人想起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就像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复返了。这里所勾画的艺术形象是飞动的、雄浑的;气势是奔放的、豪迈的。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不仅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而且中含暗示,点出本词 “怀古”的旨意。“浪淘尽”三字,所表现的情感是深沉而悠远的。“风流”二字,表达了词人对建功立业历史人物的赞许之情。这两句是“点”。“故垒西边”三句承“风流人物”写,是“染”。作者明知眼前赤壁并非 “赤壁之战”故址,而却在词中写道“三国周郎赤壁”,这是因为作者意在怀古抒情,并非为考证。为了避免混淆真假,故又用 “人道是”这种疑似之词,表明是“人云亦云”而已。在“赤壁”之前冠以 “三国”点明怀古的具体年代,“周郎”又冠于赤壁之前,是暗赞周瑜英名与千古赤壁共存,为下片专咏周瑜埋下伏笔。此处以“周郎”相呼,是沿用吴中对周瑜的敬爱之称,也是突出周瑜年轻有为之笔。
“乱石穿空”三句是承“大江”写,继续“染”。这里正面描写赤壁江山景色: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迭,这就是当年龙争虎斗的古战场。“乱石穿空”是仰视,“乱”字突出山崖陡峭不平,“穿空”极写高耸入云的气势。“惊涛拍岸”是俯视,巨浪用 “惊”字修饰,这是以拟人手法表现浪涛的险峻雄奇。词人以如椽大笔勾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 “长江胜景图”。这画面怎不使词人脱口赞道:“江山如画!”由对江山的赞美,联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众多英雄,现在是江山依旧,人事皆非了,于是感慨道:“一时多少豪杰!”这豪杰既包括孙权、曹操、刘备、诸葛亮,当然更包括少年英俊的周瑜。歇拍与开头两句一样,将江山人物合写,不过把“千古”风流人物,缩小到“一时”多少豪杰罢了。上片由地及人,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为下片歌咏周瑜作了极好的铺垫。
过片后的五句,词人以特写笔法,从不同角度,着力描绘周瑜。“遥想”点明是在怀古。“当年”指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小乔初嫁了”两句,看似闲笔,写他新婚未久,春风得意。实际上,周瑜在 “赤壁之战”时年已34岁,与“小乔”结婚已有10年之久,博学的词人对此不会不知,词中如此写是为更好地表现周瑜的少年英俊。“雄姿英发”不仅写他英姿勃勃,风度潇洒,而且写他言谈见解卓越不凡。周瑜以精兵3万,一举击败转战中原向无敌手的号称率80万众的曹操,才略有其过人之处。“羽扇纶巾”写其服饰,周瑜身为主帅,身当大敌,却羽扇便服,风度闲雅,此处并非实写,而是以服饰突出周瑜的超人风度。正如此,所以 “谈笑间”使曹操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词人写战争一点不渲染金戈铁马的战场气氛,而着笔于主帅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在写法上颇为巧妙,突出了周瑜的韬略过人、战功显赫及非凡气度。
“故国神游”三句,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转到自抒怀抱。词人临“故国”思“豪杰”,精神进入了想象中的境界,同时也自然引起联想。壮丽的河山、英雄的壮举,激起他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思想上的矛盾,不由叹道“人间如梦!”这不是对人生的否定,而是徒伤老大的慨叹。此时只好 “一尊还酹江月” 以酒向江上明月浇奠了。
此词是脍炙人口、“千古风流”的名篇,是豪放词代表作。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用纵横之笔将写景、怀古、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词的境界。语言刚健清新,奔放流畅。景物描绘雄奇险峻,气势宏大,色彩鲜明,以白描手法,几笔勾出一个辽阔纵横的艺术天地。写人更是生动传神,画龙点晴,采取理想与现实结合,夸张与写实并用的手法,将人物典型化、理想化,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正因此词纵论古今,横览江山,风格豪放,后人才以“大江东去”、“酹江月”作为“念奴娇”词牌的别名,可见其影响之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