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甫《长安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献甫《长安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金]李献甫

长安道,无人行,黄尘不起生榛荆。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向事百二秦之形,只今百二秦之名。我闻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杀人饱厌敌自去,长安有道谁当行。黄尘漫漫愁杀人,但见蔽野鸡群鸣。河东游子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长安道,无人行,长安城中若为情。

《长安行》,乐府曲名。晋傅玄有《西长安行》,陆机有《长安有狭斜行》等。本篇为拟乐府杂曲歌辞而作。

《长安行》一诗,当写于金哀宗正大(1224—1231)年间,也就是李献甫“寻辟长安令”(见《中州集》第496页)期间。作者以眼前所见长安战后之残破景象有感而作,抒发了作者对战争破坏性的感伤之情与深刻认识。

此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战士避死不避生”。第二层,从“杀人饱厌敌自去”至“但见蔽野鸡群鸣”。第三层,从“河东游子泪如雨”至末尾。

诗的第一层,写长安地处秦地,历来享有“百二秦之形”之美名,雄观胜地, 坚不可摧应是热闹繁华之地。 “百二”,言秦地险固,百倍于天下。《史记·高祖记》载:“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集解》引苏林曰: “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然而现在的长安却面貌全非,萧条荒凉之至。道无行人,满目榛荆; “将军誓守不誓战,战士避死不避生”。试问“百二秦之形”何以存焉?无怪乎“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人固物乃固,人不为力物乃倾”,透辟地闸明了人与物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这里从实践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步步升华的写法,显示出作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的思想深度。

诗的第二层,仅有四句,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敌兵横行恣肆,野蛮杀戮的嚣张气焰。敌兵横行,野蛮杀戮,是造成“长安道,无行人“生榛荆”, “百二秦之形”衰败倾倒的直接原田。该层第一句着一“自”字,可谓一字千钧,更换不得。如换成“离”字,就会削弱原诗的感情色彩,显示不出敌兵的“杀人饱厌”后的那种自命得意气焰嚣张的神情。若换成“远”字,也不行。为什么敌兵杀足杀够,以至杀腻了,要远远离去呢?

诗的第三层,写诗人就眼前的萧条景象和过去发生的敌兵野蛮杀戮的残状而感伤。前两句承上,正面描写,用“泪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迷”,看不清。)来表达感伤至深。 “若为”,即怎么样。诗的开头写的是“长安道”,诗中的“长安有道”写的也是“长安道”。那么长安城中又是什么情景呢?末句,作者把笔一转,似乎要写长安城中的景况,随之戛然而止,巧施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思考。这个悬念既省墨,又含蓄,显示出作者为诗颇具匠心。

本诗善于运用同一事物的对立矛盾,来揭示深刻的道理。如: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 “有浪亦已平”; “百二”,“百二秦之形”“百二秦之名”等。作者运用“高山”、“大河”、“百二”等同一事物的对立、矛盾深刻揭示出秦地的变化,容易激起读者联想和思考,收到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