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汉]民歌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这首《陌上桑》属汉代乐府的“相和歌辞”,又名《艳歌罗敷行》。共三解, “解”是乐章的段落。崔豹《古今注》说:“《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此说恐不可信。
《陌上桑》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被使君见到后欲霸占为妻,结果却遭到了罗敷的拒绝、斥责和戏落,既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又歌颂了劳动人民不慕富贵,敢于反抗的高贵品质。诗中的“使君”指刺史、太守,符合东汉时的称呼。据史书所载,东汉时的豪门贵族,常有霸占民女的行径。此诗可能是东汉作品。
第一章写罗敷的美丽。
诗从四方面下笔, 层层展现罗敷的美丽无比。第一、用环境烘托罗敷。开头六句,不仅交待了主人公的姓名和爱好采桑劳动,还描绘了旭日东升的和平环境,以及采桑的地点。诗人先用第一人称,东南方的红日“照我秦氏楼”,表示亲切和敬重。在写法上,如同一个电影镜头,由远到近,由日出到楼,由楼到人,由人到采桑,渐渐地突出采桑的“妇女”。第二、用器物衬托罗敷。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说罗敷用的采桑竹篮,上系青丝绳,竹篮的提柄是用桂枝制成的。篮子如此美好,其主人可想而知。第三、描写首饰服装,暗示罗敷之美。她的发式是“倭堕髻”,偏向一侧,似坠非坠,非常时髦。耳朵上戴着明月宝珠,极为珍贵。下身穿着黄绫做的裙子,上身穿着紫绫做的短袄,服装如此华贵,其人必为绝代佳人。第四、从侧面描写,烘托罗敷之美。五官容貌之美,既难写好,又费笔墨。况且人们的审美观点不同,例如眼的大小,鼻子的高低,肤色的红白,眉的浓淡等等,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同,很难描写得使人人满意。所以诗人不正面描写,而用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对罗敷的爱慕及倾倒,以及由此引起家庭怒怨,夫妻不和,让读者想象罗敷的美貌。如此地侧面描写,可以使罗敷完美无缺,你想着她有多么漂亮,她就有多么漂亮。再者,行者、少年见罗敷后失去常态,止步不走,耕者、锄者忘记了劳动,注视罗敷, 为下文使君的驻足作了铺垫。
第二章写罗敷拒婚。
这一段几乎全是对话,通过对话,揭示了使君的丑恶灵魂,并歌颂了罗敷不慕富贵,敢于反抗权势的心灵美。使君坐着五马拉的车,见到罗敷之后,五马立刻踟蹰不前,这当然是车中坐的使君,因为见到罗敷美貌出众,命令停车。使君有身分有地位,不象行者、少年、耕者,锄者那样只是看看而已,而是立即想占有罗敷,所以派手下小官吏去调查,了解是谁家的美女。小吏了解后立刻汇报: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大概使君认为秦氏非豪门,可以为所欲为,便立即了解年龄。当小吏回答说“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恰是豆蔻年华,使君怎不垂涎欲滴、暗自高兴呢?“使君谢罗敷”是小吏对罗敷说的,“谢”作询问讲。 “宁可共载不”是小吏转述使君的话,吐露出了明为求婚、实为霸占的目的。以上的对话,是小吏来往传达的,使君和罗敷之间有一段距离。罗敷闻此言后,于是“前置辞”,即前致辞,亲自到使君面前,面对面地斥责他:“使君一何愚”,你是多么的愚蠢呀!一个年轻的女子,当面斥责有权有势的使君愚蠢。这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大胆。接着又斥责他:“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使君的“求婚”。这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慕富贵的品质,不仅外貌美,而且心灵更美。
第三章写罗敷夸夫。
罗敷拒绝了使君的无理要求,并斥责了他,对方是否甘心,是否就此罢休?于是罗敷从权势、富贵、经历、官职、相貌、风度等方面盛夸丈夫,从而压倒对方,藐视对方。“东方”四句,说明自己的丈夫官位显赫,有千骑随从,胜过五马拉车的使君。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这是盛夸丈夫的富贵。腰中宝剑,价值千万,其他可想而知。同时说明丈夫是武官,警告对方,震慑对方。接着简述丈夫的经历,从十五岁到四十岁,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成为“专城居”者,即主管一方的大官。 “为人洁白皙”,仪表非凡;还有一部好胡须, “鬑鬑颇有须”,汉代以胡须多为美。不仅相貌好,而且很有风度: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步履稳重,神态自如,有大官的派头。最后二句是众人的评价,也就是说,这是众所公认的,不是我个人的夸耀或偏爱。罗敷为什么如此夸夫呢?这不仅是为了嘲笑对方,蔑视对方,还在于压倒对方。因为在封建社会,小官怕大官,小官调戏了大官的妻子,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罗敷从多方面夸夫,说丈夫是随从千骑、专城而居、既文且武的太守,表现了罗敷的机智。至于使君听到罗敷的夸夫后,是狼狈逃窜,还是考虑可怕的后果呢?留给读者想象。
罗敷不仅美丽无比,而且机智勇敢,敢于傲视权贵,是否有这样的人物?罗敷采桑是劳动人民的形象,而不是属富贵之家,这是否矛盾?据史书所载,在东汉时代。有权有势的统治者,时常霸占民女,引起当时人民的愤恨。 《陌上桑》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事典型事例,是艺术加工后的东西,当然不能把它当成史书看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