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宋〕王安石
(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二首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提点江东刑狱时作。这是诗人因事立题的仿乐府诗,实为乐府“琴曲歌辞”的《明妃怨》。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南郡秭归人,名嫱,字昭君,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竟宁元年(33),汉与匈奴和亲,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载: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画工毛延寿之事不见于《南匈奴传》,它出自东晋葛洪的轶事小说《西京杂记》。因其具有故事性,故为后世文人所喜用。王安石作《明妃曲》二首后,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刘敞等皆有和作。
第一首借历史人物王昭君失意的遭遇,讽刺了帝王的昏庸,对封建王朝埋没人才表示了强烈的慨叹。
开头四句写明妃离汉“和番”时的情景。以省俭而形象的语言,传神地描绘了昭君在哀婉悲戚中显出的动人绝色,刻划了她初出汉宫时痛苦眷恋的心情。 “泪湿” “低徊”两句,写了人物的四种情态:“泪湿春风”,写其泪流满面,表现了她的哀痛。杜甫《昭君村》诗有“画图省识春风面”句,故以“春风”指脸面。 “鬓脚垂”,状其无心妆扮,鬓发不整,足见内心之忧伤。 “低徊顾影”,写其顾影自怜、徘徊不前,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无颜色”写其因伤心而面色惨淡,毫无光彩。“尚得君王不自持”,意谓即使如此,昭君的美色也深深地打动了汉元帝,使他难以抑制自己的爱慕之心。这是以侧面描写的衬托手法来表现昭君的美貌。
“归来”以下四句,写汉元帝怪罪画工毛延寿,并对此进行评论。据《西京杂记》的情节,昭君出塞“和番”的原因,在于汉元帝“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宫女,“诸宫人皆贿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主要责任应归于毛延寿从中作梗。元代马致远据此演成《汉宫秋》杂剧,亦把主要矛头指向毛延寿。但王安石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虽然毛延寿是个高明的画工,但也很难把绝代佳人的风韵神彩逼真地描画出来,因而汉元帝就不应根据图形来挑选妃子。即使毛延寿不从中作崇,报复昭君,汉元帝用“案图召幸”的办法,也不一定能发现昭君这个人才。这不正说明了元帝的昏庸吗?由是,诗人就把讽刺锋芒转到皇帝身上,替毛延寿翻了案,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使本诗在主题思想方面具有创造性。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曾以宝钗之口评曰: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此为中肯之论。
“一去”以下四句,写昭君出塞后对故国的怀念。诗人设想:昭君入匈奴后,因衷心思汉,故常穿汉衣,天长日久, “汉宫衣”也要“着尽”了!传说鸿雁能传递书信,她多想托雁儿捎信探问家乡的情况啊。然而,年年雁南飞,往北返,却不见故乡音信的到来。这是何等令人失望啊。作者通过“着尽汉宫衣”和“欲问塞南事”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淋漓地表现了昭君思乡怀土的民族感情,也为最后的转折蓄势。
诗的最后四句写亲人劝昭君不必再思念汉宫。这是诗人假托“家人”的语气去慰藉昭君。昭君日夜思念汉邦,而“家人”却劝她“好在毡城莫相忆”,似乎并不了解她思汉的苦心。乍看起来,会使人觉得怪奇,难以理解。但读了结尾两句,读者自会明白:诗人正是要通过这一语意的转折,揭示出全诗的主旨。他从昭君“和番”的不幸遭遇,联想到“长门闭阿娇”的事例,得出了“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普遍性结论。阿娇是汉武帝的皇后,姓陈,小名阿娇。武帝为太子时,娶阿娇为妃,即帝位后,立为皇后,深得武帝宠幸,日益骄贵。后因无子,加以武帝宠幸卫子夫,故陈皇后被废,贬居于长门宫,而立卫子夫为皇后。王安石用此典故,含有很深的寓意。陈皇后尚因失宠而被弃,足见汉宫里误人青春,埋没人才,不值得留恋。推而广之,在封建社会里,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大批人才被湮灭遗弃,乃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作者所处之北宋王朝亦然。所以, “人生失意无南北”是具有高度概括意义的。
这首诗明显地带有宋诗“言理”的特点。诗中两次杂以议论:一次是前半部分末尾,用“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昭君“和番”的独特看法;一次是卒章两句,以“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点明全诗寄意所在。这些议论以形象的叙事和强烈的抒情为基础,语言凝炼精辟,不仅毫无枯燥乏味之感,反能尽画龙点睛之妙。
第二首着重描写了昭君出塞时哀怨悲戚的情状,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与悼念。
头四句写明妃初嫁匈奴时孤独苦闷的心境。她离开熟悉的汉宫,踏上通往塞外的漫漫征途,虽有连绵百辆的毡车相随,但陪伴她的却是情俗殊异、面孔陌生、语言不通的“胡姬”;她含情欲语,却无处倾诉,只好借助琵琶弹奏来表达,曲中含蕴的无限哀怨,只有明妃自己才能理解。古人对于和亲政策,大多取反对态度,如梅尧臣《和介甫明妃曲》云:“明妃命薄汉计拙,凭仗丹青死误人。”欧阳修《再和明妃曲》云: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而对昭君“和番”的遭遇,则多寄深切的同情,如白居易《王昭君》诗云: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王安石通过想象,将笔触伸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写明妃的孤独愁怨,也同样包含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倾向性。
“黄金”四句,承接“传与琵琶心自知”,具体写昭君以琵琶声来抒发思汉之情。她手拨琴弦,眼看飞鸿,盼望鸿雁能传递书信,使汉帝能了解自己的心迹;那哀怨缠绵的情景使汉宫侍女也为之暗暗垂泪,使沙上行人也不禁回首踌躇。诗人用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的手法,极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昭君出塞图。
“汉恩”四句,是诗人的议论和抒情。王安石认为,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又远嫁匈奴,足见汉恩之浅,继续留在汉宫,只会断送她的青春,是毫无价值的;而嫁与呼韩邪单于为妻,受封“宁胡阏氏” (皇后),生儿育女,倒显得匈奴恩义的深厚,比之汉宫实在要强得多了。能够心心相印,彼此理解,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这说明,诗人一方面同情昭君的遭遇,指责汉恩的浅薄和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又认为昭君“和番”并非坏事,乃是不幸中之大幸,对昭君而言,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这两个方面,看来是矛盾的,其实是辩证地统一的。最后两句是对昭君的深切悼念。“青冢”即昭君墓,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之南,高三十余米,有土阶可登。墓前有亭,旁有碑碣,记昭君事迹。诗人面对已经荒芜的昭君坟冢,无限感慨。他为青冢的芜没而感到凄惋,似乎对昭君身后的冷落而愤愤不平;他不禁想起了相传为昭君所作的《昭君怨》,这首哀怨的乐府《琴曲》,仿佛倾诉着昭君的绵绵情思和无限心事,叙述着她的坎坷不平的遭遇,以致千年以后仍使人感叹不已!较之第一首,本诗虽然同样杂有议论,但叙事更动人,抒情色彩更浓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