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植本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植本堂

慈城民族路有姚镆故居,俗称“状元第”“姚家大堂”,其家族被称为植本堂姚氏。

明代首辅大学士李东阳是植本堂子弟姚镆和姚汀的恩师,因弟子所请,作《植本堂记》,讲述姚氏家族的故事:

植本堂的先祖是北宋郡守姚嗣宗,他的四世孙姚榛隐居慈溪,建植本堂。自姚榛往后传十八代,植本堂依旧保存完好。宋元以来,植本堂人才辈出:有宋代童子举第一名神童姚正子、国子监司业姚登孙、国子监学录姚獬孙等13人;明初至弘治年间,有广东参政姚堂、广西按察佥事督学政姚镆、南京吏部郎中姚汀等7人,“前后阅百数十年,而甲第簪绂之华不绝”。植本堂是慈城姚氏家族兴旺发达的见证。李东阳认为,姚氏家族不断兴旺的原因首先在于姚氏先祖植德树业,为子孙树立榜样,并立下家训;其次在于姚氏后人以先祖为榜样,世守家训。其他家族,都可以从姚氏家族那里获得启示。无论农工商学,无论何种职业,只要懂得“植本”的道理,整个家族就能兴旺发达。只可惜世间如姚氏家族者少,豪门贵族多不肖,因此才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李东阳还认为,治家和治国的道理是相通的,只要把植本堂治家的道理用于治国,国家就能像这个家族一样兴旺不断。

明代大才子祝允明也应姚汀之请,写过一篇《植本堂铭》,大意是说:一个家族就像一棵乔木,想要枝繁叶茂,必须培养根基;所谓“仁种义培,礼扶智沃”,用仁、义、礼、智这些美德培植根基,家族才能兴旺发达。植本堂姚氏深谙“植本”的道理,所以树大根深,人才辈出。

姚镆任广西提学佥事时,曾重修家谱,请恩师罗玘写了一篇《姚氏家乘序》。罗玘认为:家谱又名“家乘”,“乘”字含有“马车”及“史书”两个意思。家乘就像用马车装载一个家族的历史。家族的生生不息就像马车远行,不知会遇上多少艰难险阻。人心好比车毂,智慧好比车轮,才干好比马匹,持重敦厚的家法好比车夫的驾车之道,只有这些条件都具备了,车厢、扶轼、帷幔才不会损坏,一个家族的光荣历史才能像一辆马车那样不断前进。不但姚氏家族如此,天下名门望族概莫能外。

状元出身的礼部尚书吴宽,也在《慈溪姚氏家乘序》中写道:家乘,一家之史也。唐朝以后,为显示出身高贵,有人不惜伪造门第,“或舍其乡里而妄称,或弃其祖宗而他附”。《慈溪姚氏家乘序》没有此类毛病。像唐代姚姓名人姚思廉、姚崇等,《慈溪姚氏家乘序》并不任意攀附,而以北宋浔州府君姚嗣宗为始祖,可见其诚实无欺,足以传信于家。吴宽指出:像参政公姚堂为廉吏,吴人至今称之;又如佥事君姚镆贤而有文,前途无量。后代子孙自然会以他们为荣,又何必伪造先祖,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按明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立神道碑。后来姚镆官越做越大,父以子贵,他的父亲姚墅在去世二十八年后也获得朝廷追封,于是,姚镆请林俊为父亲补写《明赠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乐轩姚公神道碑》。林俊所写大意如下:姚墅是宋代神童姚正子的后代。姚墅的祖父、父亲皆隐居不仕,母亲范氏慈柔贤惠。姚墅曾捡到别人遗落的金子,如数奉还。失主想分给他一半作为酬劳,他一点都不要,说:“君失君得,何半?”姚墅的先祖传下一张《麦舟图》,讲的是范仲淹父子扶贫济困的故事,姚墅常拿出来励志。有人开玩笑说:“你家有图而无麦。”姚墅回答:“有图终有麦。”意思是说,只要像范仲淹那样做好事,姚氏家族也能出范纯仁那样的好儿子。果然,他的愿望在儿子姚镆这一代实现了。

姚镆于弘治六年(1493)考中进士,正德年间升任山东布政使,在任期间不带家眷,连衙役仆从都可以出入他的寝所。他为官清廉,《明史》称“时天下布政使廉名最著者二人”,他便是其中之一。

姚镆与一代大儒王阳明可有一比:

一个慈溪人,一个余姚人,是近邻;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姚镆的儿子姚涞也是状元;阳明弟子众多,姚镆的弟子有不少考中进士乃至榜眼。阳明当过南京兵部尚书,姚镆挂过兵部尚书衔。两人都有军事才能:阳明在南方江西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姚镆在西北延绥地区打败蒙古骑兵。他们两个还先后在嘉靖初年作为平定广西田州叛乱的统帅:当初姚镆主张剿灭,阳明主张招抚。在姚镆离任后,阳明确实通过招抚的办法使广西田州暂时安定了一段时期,于是后人夸大阳明的才干,甚至为了衬托阳明,将姚镆视为草包。其实阳明早在嘉靖六年(1527)六月的《辞免重任乞恩养病疏》中就写过“臣之才识,自视未及姚镆”,“两广今日之事,宜专责镆等”。阳明能招抚成功,多半还靠了姚镆之前的武力清剿。阳明去世后不久,广西田州又发生叛乱,嘉靖帝这才想起当初姚镆主张剿灭的方略是对的——“帝渐思镆”,认为阳明没有把差事办好,说“守仁徒虚名耳”——这是《明世宗实录》里清楚记载的。

姚镆作为一代名臣,《明史·姚镆传》用约800字的篇幅记载他的事迹,所附儿子《姚涞传》,其尽管是一位状元,却只有区区几十字。姚涞中状元那年,恰巧姚镆也从延绥巡抚升任工部右侍郎,父子俩同日向皇帝谢恩,一时荣耀无比,朝野都为之轰动。

姚涞是皇帝钦点的“天子门生”,自身又才华横溢,他的“经学、诗学、史学为翰林院三绝”,加上他有一位杰出的父亲,就当时条件看,他的仕途可谓一片光明。然而直到嘉靖十八年(1539)姚涞去世,他的官职也不过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一直没能走出翰林院充分施展才能,官阶比他父亲也还差得远。他的同榜进士徐阶、同乡袁炜都因为嘉靖皇帝喜欢青词,以青词邀宠,当上了“青词宰相”,官居一品。而姚涞非但不以青词邀宠,相反还几次“冒犯”皇帝:第一次因为争“大礼”,挨了廷杖;第二次议论“郊祀合祀”,不合皇帝意;第三次皇帝召修《明伦大典》,他“恳辞不与”。姚涞的性格可谓刚直,如果遇上一位明君,或许能得到重用,可他偏偏遇上了气量狭小的嘉靖皇帝,而且在位四十多年,于是他这个状元郎也只能终老翰林院了。

嘉靖十六年(1537),姚镆去世,同年姚涞也因哀伤过度去世,年仅50岁,真是一位令人同情的孝子。

姚涞写过一首《出北郊过董孝祠遗址》:

汉代遗祠何处寻,阚峰回首碧云深。千年邑为仁人号,一脉溪流孝子心。废苑残碑横绿草,空阶古树集寒禽。延光盛典依然在,几度经过思不禁。

这首诗明显仿照了杜甫《蜀相》的写法,“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诸葛亮为臣之忠;“千年邑为仁人号,一脉溪流孝子心”写董黯为子之孝,而孝也能和忠一样名垂千古。姚涞认为董黯不仅是孝子,而且是仁人。

除了姚镆父子,植本堂姚氏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姚宗文。

姚宗文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考中进士,曾与“辽东三杰”之一的熊廷弼同朝为官,二人言语相合,意气相投。后来宗文因父母去世回乡丁忧,期满后想回朝继续做官,但上疏数年都不见答复,于是给廷弼写信,托他拉关系,而廷弼不愿出手相助,从此结下怨恨。后来廷弼任辽东经略,首辅方从哲派宗文到辽东检查防务。宗文回朝后弹劾廷弼,说他大搞一言堂,“废群策而雄独智”,还有“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人心不亲附,刑威有时穷,工作无时止”,导致廷弼下台。继任者袁应泰缺少军事才能,被努尔哈赤打得大败,致使辽东战局严重恶化。清代乾隆帝曾为廷弼惋惜,说:“姚宗文腾谤于朝,刘国缙掣肘于外”,导致廷弼下台;“而明社因之亡,其谁之过欤?”——其中的罪过,姚宗文似乎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宗文属于明末阉党阵营。阉党给我们的印象好像只会残害忠良,不干好事,但《明史》却记载了宗文的一件好事。明神宗赐福王良田四万顷,福王手下人趁机横征暴敛,致民怨沸腾。这时,宗文等数次直言进谏,反对纵容皇亲国戚,而皇帝不以为意——“给事中官应震、姚宗文等屡疏谏,皆不报。”宗文工书法,有《兰亭序》临本传世,写于八十四岁。他主持编修天启《慈溪县志》十六卷,是现存最早的慈溪县县志。

宗文被列为阉党成员,他的儿子姚胤昌却与东林党人交往,政治倾向与父亲相反。更可贵的是明朝灭亡后,胤昌兄弟并没有归顺清朝,而是“奔走山海间,遂以坎坷抑郁而卒,君子哀之”,结局颇令人同情。

植本堂姚氏的名人还有:

姚嗣宗,北宋关中人,植本堂姚氏的先祖。据《溪上遗闻集录》记载,嗣宗“晚徙居慈溪之平政桥,实姚氏始迁之祖也”。他有《书驿壁二首》,其一写道:“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鳞。”充分表达了想要为国效力、平定叛乱的豪情,堪比李白的诗句“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这句“踏碎贺兰石”,又好像启发了岳飞《满江红》词里的“踏破贺兰山缺”。

姚堂,字彦容。正统四年(1439)进士,曾任工部主事、郎中。当时,工部多钱谷出入,贪污受贿成风,廉洁之士大多不愿在工部任职。姚堂却说:只要自身有节操,无论在哪里任职都不会被污染——“官岂能污人哉”。出任苏州知府,他立下规矩,凡过往朝使及达官贵人,除按公事招待外,概不另外送礼,使得民间供费大为减少。后来,巡抚让姚堂与镇江知府林鹗官职对调。临行之日,姚堂两袖清风。苏州老百姓非常不舍他走,就脱下他的官靴悬于郡门,以表去思——这是给予古代地方官的一种殊荣。当地老百姓歌曰:“双木作篙,不如一摇。”意思就是后任知府林鹗明显不如前任知府姚堂。

姚梧,字文阳。出任嘉鱼知县前,他去向长辈姚镆辞行。姚镆对他说:“青年令君好为之。吾宗自祖宗以来,无以墨败者。”告诫他要为官清廉,不要败坏家族的名声。姚梧拱立曰:“谨受教。”

姚应龙,字子翼,七岁通大义,也是一位神童。状元姚涞曾称赞他是“吾门千里驹也”。他于隆庆元年(1567)考中举人,曾任漳州海防同知。有温州渔民十八人在海上捕鱼,遇风暴,漂泊到漳州铜山一带。当地守将剪去他们的头发,谎称抓获海盗,去向上级请功。上级命应龙核查,守将悄悄对他说:“这是立大功的机会,不要再核查了。”应龙不为所动,愿以身家性命担保这些人并非海盗,且为他们疗伤,提供粮食衣物,遣送返乡。后来这些渔民专程从海路到慈溪,感谢他的再生之恩。应龙很重兄弟情义,兄应麟无子,他便将自己的爱子宗文过继给应麟。

姚诚,字孝威。明末在北京担任兵马吏目。吏目,属于不入流的小官职。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占北京,姚诚整冠束带自杀而死。妻袁氏怀妊八月,抱尸恸哭曰:“夫子捐躯报国,妾独不能相从邪?”与十三岁儿子姚逢元一同自缢;他家的一位老仆也一同赴死;时称“忠孝节义萃于一门”。

姚元凯,字穉高。母亲王氏病重,元凯向天祈祷,愿减自己的寿命换取母亲健康。王氏果然痊愈。天启元年(1621),举浙江乡试第一,未仕而卒。

姚希范,字任夫。雍正十年(1732)举人。母亲病故,他居丧三年,“未尝见齿”,也就是三年时间里没有笑过,堪比孔子的弟子高子皋居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一般人很难做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