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墙缺俞家
俞宅,位于慈城太阳殿路小东门。
俞家和冯家都是老慈城的大姓,慈城老话“俞家谷,冯家屋”,是说冯家房产多,俞家粮食多。还有“冯半城,俞一角,张王李姓拼一角”,是说冯姓在老慈城占了一半,而张王李这几大姓加起来才抵得上俞姓。俞姓在当地名气如此之大,但查阅光绪《慈溪县志》,却发现俞家的科第成绩与他们的家族声望很不相称:历代慈溪县有500多个进士,但俞姓只有两个武进士,文进士一个都没有;与老慈城的另外几大姓如冯、姚、陈、刘、王等无法相比。县志记载的俞姓名人也不多,尤其在明代,入县志的俞姓名人就只有六七个,而同一时期入县志的冯姓名人却有七十多个。县志记载的慈溪俞姓名人有:俞志学、俞贵阳、俞咨龙等。他们很可能就是慈城俞宅的旧主人。
先说俞志学,字习之。他的曾祖父俞淮、祖父俞相都是慈湖心学的传人。父亲俞鹍,诸生,县志称其“学行不愧经人两师”。志学是俞鹍的长子,以经商治生致富。他将家产分给两个弟弟,小弟败光了家产,志学又拿自己的家产资助小弟。志学的两个儿子考中秀才,他免收佃农两年田租,免除部分旧债务。崇祯十五年(1642)暴发大饥荒,百姓多交不起税赋,志学专门准备一笔钱用于周济亲朋好友。第二年又闹饥荒,饿殍遍野,志学在慈城永明寺、夹田桥两处设粥厂,救活饥民无数。入清朝,从顺治五年(1648)开始又连续五年饥荒,一石粮谷要卖到二两银子。志学家里的存粮已空,又从郡城购买粮食一万九千石以半价出售。不久官方限定粮价,志学又从外地购买粮食一万石,仅以每石五钱五分的低价销售。为了赈济灾民,宁可自己亏本。此前,有人偷了志学二十金,被他发现并抓获,他非但没有告官,还把二十金送给那小偷,并始终没问小偷姓名。后来盗贼肆虐,有一天黄昏,有陌生人来敲他家门,让他把门关好不要惊慌。志学问是谁,对方没有回答。一会儿强盗来了,只听见其中有人在说:“这是善人家,不可以抢。”于是强盗们都走了。那个劝阻同伙抢劫俞家的人,很可能就是当年被志学放走的小偷。
再说孝子俞贵阳,无字,晚自号“匪莪子”。古代有文化的男子通常在二十岁之后既有“名”,又有“字”。“名”是父亲取的,外人通常呼“字”不呼“名”,以示尊重。贵阳的父亲在贵阳二十岁之前就已含冤而死;贵阳就以“无字”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怀念,表达一种“孺慕”的情感。他晚年自号“匪莪子”,出自《诗经·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也是怀念父母的意思。
还有俞咨龙,字纳言。他的父亲俞谨,二十岁那年遇倭寇突袭慈城,俞谨为了保护生病的母亲宁愿放弃逃命,人称孝子。咨龙曾参加省里的举人考试,按规定要考完三场,他考完两场听说父亲病了,立即放弃考试回家侍奉。据说当时考官已内定要录取他了,并且很可能会以第一名——解元的成绩录取,结果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第三场试卷。因为他已缺考,回家侍奉父亲去了。
慈城俞宅俗称“倒墙缺俞家”,其中有何典故,今已不得而知。苏东坡诗云:“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也许“倒墙缺”原是“短墙缺”的意思。俞家祖先以“短墙缺”自称,是想激励家族后人用那种“灯火破屋深”的苦读精神,争取在科举道路上后来居上、光耀门楣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