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向家门头》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向家门头

向家门头位于慈城民主路,附近有大耐堂、恩荣坊、冬官坊等古建筑遗迹相互毗邻。

一、大耐堂

大耐堂,是北宋真宗时期宰相向敏中的后裔居住的老屋。关于“大耐”二字的来历,《宋史·向敏中传》讲了这样一段故事:

向敏中官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之日,李昌武正在翰林院当值,这时皇帝对他说:“朕自即位以来,从未任命过仆射。今日有此殊命,估计向敏中要高兴坏了,去他家祝贺的人肯定很多,你悄悄地去察看,明日来报,不要说这是朕的意思。”于是昌武就去了向府,却看见向府门口冷冷清清,一点不像办喜事的样子。昌武径直走进去,对敏中表示祝贺,说:“今日听说向公拜相,士大夫莫不欢欣鼓舞,真是朝野相庆啊。”敏中听了,但以“唯唯”作答。昌武又说:“当今皇帝即位,从未任命过仆射,您是第一个,这是多大的荣耀啊!”敏中听了,又以“唯唯”作答。昌武不明白敏中心里怎么想,就又说了一些前任仆射如何高调,皇帝又如何恩宠之类的故事。敏中听了,还是以“唯唯”作答,始终没有别的话。昌武只好告退。又去向府的厨房察看,看看是否在准备酒席,只见厨房空无一人。第二天昌武向皇帝如实汇报,皇帝笑着说:“向敏中大耐官职。”意思说他戒慎恐惧,特别沉得住气。

向敏中的后裔在慈城建“大耐堂”,就出自宋代皇帝称赞他们先祖的这句话。大耐堂向氏的著名人物有向寿、向朴、向道淳祖孙三代,还有明天顺举人向秉直,嘉靖甲辰进士向洪迈,嘉靖乙丑进士向程,教谕向钦,还有《明史》记载的孝子向叙等。

向朴,字遵博,向寿之子。明太祖曾经召见过他,问大麦为什么四个穗,意思大概是问如何能让麦子丰收。向朴回答:“麦备四时之气,当秋而种,洎夏而熟……”意思就是只要一年四季风调雨顺,麦子自然就能丰收。他的回答让农民出身的明太祖很满意,就任命他为献县知县。向朴到任后,节用爱人,勤督农桑,使流民得以复业;又设义学,空暇时参与授课,很受民众拥戴。后来燕王朱棣为夺取皇位,发动“靖难之役”,从幽燕一路南下,沿途州县望风而降,只有向朴组织民兵据守献县,拼死不降。他认为燕王朱棣虽然是建文帝的叔叔,但也不能违反君臣大义,所以他说:“吾知有君,不知有君之叔也。”他要为建文帝尽忠,与燕将谭渊作战失败,他抱着官印宁死不屈,被残酷处死。民众在泥淖中找到他的残骸,葬于道旁。此后献县民众每到寒食节都会去给他扫墓,哀悼他这位父母官。

向朴的父亲向寿,字乐中,师从宝峰先生赵偕。赵偕是宋代宗室,不愿意在元朝为官。向寿也和赵偕一样,被称为乐斋先生。向寿八十岁那年病重将死,忽然又坐起,叫来儿子向朴说:“丈夫仕不忠君,危不授命,所学何事也?”这句话出自文天祥“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意思就是希望儿子忠君报国,临危授命,说完就去世了。后来向朴在献县英勇抵抗燕王朱棣,不屈而死,其气节就来自父亲遗教。

向道淳,字永修,向朴之子。家中藏了先祖向敏中的不少书,素有匡济天下之志。只因父亲向朴死于“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等于是他的杀父仇人,所以朱棣当了皇帝,他从此绝意科举,闭门教书。地方官几次推荐他出仕,都被他拒绝了。道淳建父亲衣冠冢于阳嘉山。他在父亲冢前哭泣,据说他的眼泪滴到哪棵松树上,哪棵松树就枯死了,就像《晋书》记载的王裒悼父:“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向朴的妻子徐氏,是一位贤妻良母。当初向朴为官廉洁,徐氏同样生活俭朴。公公向寿病重,徐氏亲侍汤药,累日不去簪珥,不分白天黑夜。朱棣当皇帝之初,要对建文帝的忠臣家属进行报复。徐氏以为在劫难逃,决心以死相抗。她将儿子道淳、道澄托付给丈夫的义友韩超,自己做好了随时死的准备。后来风声渐弱,她命两个儿子“修善行以成父志”,——虽然不能做官,但可以做好事,继承父亲遗志。徐氏出身富户,加上勤俭持家,因此家境越来越好。向氏子孙享有成业,离不开她的功劳。

大耐堂向氏的名人还有:

向锦,字中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曾任凤阳同知。有一年凤阳闹饥荒,侍郎王琼奉命赈灾,先按户口发放救济粮,当地居民获得救济,而流民多饿死。向锦发现情况后及时报告给王琼,建议发粮不按户口按人口,使几万流民也能有饭吃。后出任廉州知府,廉州靠近国境。安南国有一百多个居民因国内动乱,越过边境进入廉州地界。邻近的钦州当局以捕获敌人上报御史,御史认为是大功一件,并决定将安南国居民全部处死。而向锦发现这些人扶老携幼,提着行李,没有一个人手持武器,于是力争于御史,认为夷人越界,罪止首恶,其余都应遣返。御史大怒,奏告向锦受贿。此后事情虽得以澄清,但向锦仍遭免职。凤阳当地产珍珠,价值巨万,而向锦一无所私,回乡时行李萧然,因此同乡好友冯志称赞他“真廉州太守也”。向锦回乡后,把好房子让给二弟,自己在葑田上盖起简陋的房子居住,尽管屋漏渗水,他也不以为意。

向颢,字存白。他的大哥不守先业,败光家产,向颢割自己的家产分给他大哥。饥荒之年,他放粮助棺,远近灾民对他感恩戴德。他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懋英,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次子懋贤,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可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向志尚妻裘氏,是一位节妇。志尚因父亲去世哀伤过度,得了血疾。裘氏精心照料却无力回天,志尚于第二年去世,这时裘氏说:“吾当代夫尽子道。”从此侍奉婆婆起居,精心照料婆婆二十余年;每年祭祀亡夫都哭得极其伤心。她守节三十八年,获得朝廷表彰。

二、恩荣坊

恩荣坊,清代富商向恒升为其祖父向腾蛟而立。

恩荣坊

向腾蛟,字文赤。顺治十八年(1661)武进士,当时张苍水、郑成功等明朝旧部仍在抗清,而他已经考取清朝的进士了。腾蛟先后担任陕西山丹卫守备、河南府城守、泰州游击将军等职,历官三十余年,兵民和协,以年老告归,“人称完节”。这是县志对他的评价。他作为武将,三十年没什么突出战功,似乎有点遗憾,但能做到兵民和谐,也就是军纪好,不扰民,在当时看来也算很不错了。

三、冬官坊

冬官坊,位于慈城民主路,与清代恩荣坊前后只相隔一米,为弘治己未(1499)进士工部主事赵暕所立。横额上镌刻“弘治己未进士赵暕”,旁刻“大明正德庚午季冬甲申吉旦”“国子监生男赵璧立”。

赵暕,字时夫,正德元年(1506)以主事任榷使。历代慈溪县志中均无“赵暕传”,却有其养母冯氏的故事:赵胜妻冯氏,二十五岁守寡;母亲要她再嫁,她宁死不从——“焚香告天,誓欲自尽”,幸亏妯娌们看得紧,才没有自杀成。她母亲害怕了,只得随她去。从此她以丈夫的侄儿即赵暕为子嗣,教他读书应科举。后来赵暕果然考中进士做了官,冯氏也因此获得朝廷表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