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设立的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由国家主持招纳当时社会上流动的著名的学者,也吸引了一批学生,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所谓“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稷门(城西南首门)附近地区。稷下学宫是在齐桓公(即田午,公元前375—前357年在位)时设立的,与古希腊柏拉图在雅典创立的“逍遥学院”时间不相上下,后来齐威王继承父业,稷下学宫已有相当规模了。到了齐宣王时,稷下之学达到了最高潮,规模宏大,能容纳师生近千人,聘请了驺衍〔zouyan邹演〕、淳于髡〔kun昆〕、田骈〔pian胼〕、接予、慎到、环渊等76位著名学者任教,给以“上大夫”的职位,在宽广的大道旁为他们修建壮观的“高门大屋”作为宅院,给予优厚的待遇,不拒各家各派学者,兼容并蓄,一概给予优待,对各地来游学的弟子,也热烈欢迎。稷下学宫经历了战国中期与后期,前后达150年左右。

稷下学宫不同于西周以前的官学,是一所既从事教育,又从事学术研究,还具有政治咨询的一个多功能的机构。

它虽由官方兴办,但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不仅学生“有教无类”,而且教师也不分贵贱择优聘请,连出身家奴,身为赘婿的淳于髡都成了著名的“稷下先生”,学宫的首领也不是官方任命,而是由师生公推,任期也不固定,如荀子曾经是“最为老师”,以至三次连任“祭酒”,即学宫首领(相当于校长)。

稷下学宫汇聚了一大批有谋略的知识分子,使其成为一个咨询机关。著名学者给以“上大夫”的职位,但不作行政官吏,而参与议论政事,充当高级顾问,“不任职而论国事”,并专设讲坛,“各抒己见”,陈述利害,纵论天下大事。他们不仅是齐国的谋士,也率徒游学,往来各国,“上说下教”,“合则留,不合则去”。

稷下学宫兼容并蓄各个学派,是研究学术、自由辩论的争鸣场所。它向各国有识之士、敞开大门,并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和学术环境,既是论坛,又是研究院。从学派来看,有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名家等等,任何一家都只能暂时取得相对优势,而不能永久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各个学派为了适应竞争、避免淘汰而存在下去,也都需要特别积极发展思想理论,因此稷下学宫创建了学术繁荣的局面。各派争论时力求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他们认为论辩胜利了,固然说明坚持的观点正确;论战失败了,也会从对方得到自己可追求的真理,像这样,辩论才有意义。这种态度,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仍然是可取的。

稷下学宫这座齐国官办的大学堂,制订有统一的学则,这就是如今《管子》书中的《弟子职》,学则对从学弟子的要求是严格的。第一段相当于总则,翻译为现代语言为:“先生施教,弟子遵照学习。谦恭虚心,所学自能彻底。见善就跟着去做,见义就身体力行。性情温柔孝悌,不要骄横而自恃勇力。心志不可虚邪,行为必须正直。出外居家都要遵守常规,一定要接近有德之士。容色保持端正,内心必合乎规范。早起迟眠,衣带必须整齐;朝学暮习,总是要小心翼翼。专心遵守这些而不懈怠,这就是学习规则。”

学则是用精美的四言韵文写成的,总则之后还对弟子们的学习、用膳、清洁卫生、晚间举火(点燃火炬照明)等等,提出了应遵守的各种仪节和具体要求,其中贯穿着尊师的精神,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这不仅是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学生守则,而且在世界学校教育史上,也堪称为第一个寄宿学校的学生守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