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水经》①云:“彭蠡②之口有石钟山焉③。”郦元④以为下临⑤深潭,微风鼓⑥浪,水石相⑦搏⑧,声如洪钟。是说⑨也,人常⑩疑之。今(11)以钟磬(12)置水中,虽(13)大风浪不能鸣(14)也,而况(15)石乎!至唐李渤(16)始访(17)其遗踪(18),得双石于潭上,扣(19)而聆(20)之,南声函胡(21),北音清越(22),桴(23)止响腾(24),余韵(25)徐(26)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27)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28),所在(29)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30),何哉?
元丰七年(31六)月丁丑(32),余自齐安(33)舟行(34)适(35)临汝(36),而长子迈将赴(37)饶之德兴(38)尉(39),送之至湖口(40),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41)焉(42),余固(43)笑而不信也。至莫(44)夜月明,(45)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46)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47)欲搏(48)人;而山上栖鹘(49),闻人声亦惊起,磔磔(50)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51)者,或曰此鹳鹤(52)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53),噌吰(54)如钟鼓(55)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56)山下皆石穴罅(57),不知其浅深(58),微波入焉(59),涵淡(60)澎湃(61)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62)口,有大石当中流(63),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64)吞吐,有窾坎(65)镗鞳(66)之声,与向(67)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68)焉(69)。因笑谓迈曰:“汝识(69)之乎?噌吰者,周景王(71)之无射(72)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73)之歌钟(74)也。古之人不余欺(75)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77)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77)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78)终(79)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80)能知;而渔工(81)水师(82)虽知而不能言(83)。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84)者乃(85)以斧斤(86)考(87)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88)记之,盖(89)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 释]
①《水经》: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书,记述江河的源流分布情况,相传为汉朝的桑钦(也有说是晋朝郭璞)所著,今已散佚不存。②彭蠡(lǐ):鄱阳湖的另一个名称。在江西省北部。③焉:语气助词,表示确定的语气。④郦元:即郦道元。古人为行文方便,在称呼知名人物时,有时略去一个字。郦道元是北魏范阳 (今河北省涿县)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他遍游各地,根据亲身经历,对《水经》原文逐条详加注引,成《水经注》。⑤临:与……相接。⑥鼓:掀起。⑦相:单指一方。⑧搏:拍击。⑨是说:这种说法。是,这。⑩常:同“尝”,曾经。(11)今:如果。(12)钟磬(qìng):复词偏义,单指钟。磬,古代打击乐器,多用石或玉制成。(13)虽:即使。(14)鸣:使……发出声音。“鸣”后的省略代词“之”。(15)而况:何况。(16)李渤:唐朝洛阳人,曾作过江州(现九江市)刺史,写了一篇《辨石钟山记》。(17)访:探访。(18)遗踪:遗迹,旧址。(19)扣:敲。(20)聆(líng):细听。(21)南声函胡: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含胡。函胡,含胡。另一种说法,古人把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中、西、东、南、北五方相配。南音即徵声,北音即羽声。 (22)北音清越:指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脆响亮。越,高扬。(23)桴(fú):鼓槌。这里用如动词,指敲击。(24)腾:起,这里指传扬。(25)韵:这里指声音。(26)徐:缓慢。(27)尤:更加。(28)石之铿(kēng)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铿然,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声音。(29)所在:到处。(30)名:命名。(31)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元丰,宋神宗的年号。(32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33)齐安:今湖北省黄冈县。(34)舟行:坐船走。舟,名词作状语,坐着船。(35)适:到……去。(36)临汝:今江西省临川县境内。(37)赴:赴任。(38)饶之德兴:饶州德兴县,今江西德兴 。(39)尉: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40)湖口:今江西湖口县。(41)硿硿(kōngkōng):象声词,形容斧击石的声音。(42)焉:相当于“然”,形容词或象声词词尾。(43)固:仍然。(44)莫:同“暮”,晚上。(45)独:特意。(46)侧:名词作状语,在两侧。(47)森然:阴森森地。(48)搏:扑,抓。(49)鹘(hú):隼(sǔn)鹰的一种。(50)磔磔(zézé):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51)咳且笑于山谷中:即“于山谷中咳且笑”,状语后置。(52)鹳(guàn)鹤:水鸟名,似鹤,颈和嘴比鹤长。(53)发于水上:即“于水上发”,状语后置。(54)噌吰(chēnghóng):象声词,形容洪亮的钟声。(55)钟鼓,复词偏义,单指“钟”。(56)则:原来。(57)罅(xià):裂缝。(58)浅深:复词偏义,单指“深”。深,形容词用如名词,指深度。(59)焉:于之。之,指石洞石缝。(60)涵淡:水波荡漾。(61)澎湃(péng pài):波冲浪激。(62)港:江河可通船只的支流。(63)中流:河中间。(64)相:这里单指“风水”一方。(65)窾坎(kuǎng kǎn):象声词,形容击物的声音。(66)镗鞳(tāng tà):象声词,形容钟鼓的声音。(67)向;刚才。(68)乐作:奏乐。(69)焉;相当于“然”的样子。(70)识(zhì):同“志”,记住的意思。(71)周景王:周朝国君。(72)无射;钟名,铸成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前521年)。(73)魏庄子:名绛,谥号庄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74)歌钟,即古代的编钟。鲁襄公十一年(前561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了一半赐给大夫魏绛。(75)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前。(76)臆断:主观猜测。(77)殆:大概。(78)士大夫:指做官的人。(79)终:始终,一直。(80)莫:没有可能,没有办法。(81)渔工:渔人。(82)水师:船工。(83)言:立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84)陋:见识短浅。(85)乃:竟然。(86)斧斤:都是斧头一类的工具。刃纵的叫“斧”,刃横的叫“斤”。(87)考:扣,敲。(88)是以:即“以是”。是,此。以,因。(89)盖:表肯定论断的句首语气词,有“乃(是)”,“原来(是)”的意思。
[译 文]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山下与深潭相接,微风掀起波浪,湖水拍击石岸,(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鸣响)。这个说法,人们曾经有所怀疑。如果把钟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发出声音,更何况是石头呢!直到唐朝李渤才探寻它的遗迹,(他)在潭边找到两块石头,敲击石头后仔细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发出铿铿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呀,而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一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同时大儿子苏迈将要赴任去做饶州的德兴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有机会观察那名叫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和尚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块敲(给我听),(果然)发出硿硿声,我仍然只是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特意和(儿子)苏迈坐着小船,来到陡峭的绝壁下面。巨大的山崖在两旁直立,高达千尺,像凶猛的野兽古怪的恶鬼,阴森森地(好像)要扑过来抓人;而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受惊飞起,在云层里磔磔地叫着;又有像是老年人在山谷中又咳又笑的,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声音。我正心惊肉跳,想要回去,忽然有一种很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噌吰,像钟似的敲个不停。船上的人非常惊恐。(我)慢慢地察看(发出声音的地方),原来山下都是石窟和裂缝,不知道它的深度,微小的波浪涌到洞隙里,荡漾冲击,就发出这种声音。船转到两山中间,将要进入支流的入口处,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把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小窟窿,它们吞进吐出江风湖水,就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和刚才听到的噌吰声相应和。好像乐曲在演奏—样。(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古籍的记载吗?“噌吰”的声音,(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编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对于任何事情不是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猜测判断它的有还是没有,行吗?郦道元所见到听到的,大概和我相同,但记载得不详细;士大夫们一直不愿意乘小船在夜里停泊在陡峭的石壁下面(去考察),所以没人能了解(真实情况);而渔人、船工即使知道,却不能记载下来。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而浅薄的人竟然用斧头敲击(石头的办法)去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了解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是为了叹惜郦道元(记事)简略和讥笑李渤的(见识)浅薄。
[鉴 赏]
本文以记游为题,内容也以描写山水为主,但此游的旨趣却在对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考证,并以此为切入点,阐发凡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哲理。
全文思路围绕石钟山命名之谜逐层展开:第一段,围绕石钟山命名引出两桩疑案,是为设疑。第二段记叙探明真相的过程,是为破疑。第三段分析石钟疑案形成的原因,是为析疑。一个“疑”字贯穿全篇,是全篇文眼。不论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全都围绕它着墨,所以文章写得很集中,结构显得很紧凑。
文章用字讲究分寸,极为准确传神。如对郦道元的说法,只说“人常疑之”,因为“郦元所见,殆与余同”,只不过“言之不详”,故作者为其“简”而叹惜。对李渤的说法,却说“余尤疑之”,由“人”而“余”,由“疑”而“尤疑”,这是因为李渤“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以斧击石便“自以为得之矣”,故作者因其“陋”而讥笑。
有针对性的描写,是这篇文字的一大特点。为了强调要做到目见耳闻,就要敢冒风险,就要有勇气“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为此,作者着力地描写夜泊绝壁的恐怖气氛:侧立的大石如猛兽奇鬼的怪影,各种令人心动欲还的怪声,不要说是苏轼,就连当地经验丰富的舟人都为此“大恐”。短短几十字就营造出使人心惊胆战的效果,为说明探求真理不可畏难的道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