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峰《太行山村凉水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凉水泉位于河南淇县,原来叫两水泉,由“不老泉”和“五龙泉”两泉而得名。光绪二十七年印刷的《淇县舆地图说》记载道:两水泉,城西北28里,户口并两流水,北依山,南临沟。至于何时演化为凉水泉,何时以凉水泉命名为一个村名,均不得而知。多年来,凉水泉就像山里一块普通的石头,深藏在南太行的皱褶里,毫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地不为外人所知。

出县城向西北20余里,便进入幽静的峡谷之中。上有鸟鸣,旁有玉带河拨弹古筝,右侧山崖有细瀑飞流直下,空气新鲜如洗,令人顿感心旷神怡。我想,若是乘马车驴车或骑马骑驴,悠哉游哉地慢慢欣赏3公里的峡谷风光,将更有一番趣味。

凉水泉村简直是一个石头的世界。一座座石头砌成的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条石板小路蜿蜒曲折;一级级石头台阶井然有序;还有一盘盘石碾、石磨,一个个石磙……它们静静地注视着我,似乎在诉说着村庄的古老、古朴和沧桑,诉说着自己与几代凉水泉人亲密的历史。石头房里有着几代人在它的屋檐下的喜怒哀乐;石板小路、石头台阶还印有几代人走过的或沉重或轻快的脚步;石碾、石磨、石井、石磙承载着几代人起早贪黑辛勤的劳作。

石头房大约有70多座,多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不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些房子,少有精雕细刻,大都是将从山上采来的石头,粗略地一钎一钎凿成适合的方形或长方形,坐以石灰垒砌。犹如它的主人,朴实无华,粗犷豪放,实实在在。

如今,全村46户93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5户67人,均已于2016年在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易地搬迁至地处平原设施完好的小区。村民的房屋和土地均已租赁、流转给河南中旅集团,每家每户每年可收入两万多元,如在企业打工或做点小生意,每年将又是一万多元的收入。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已与河南中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河南中旅集团投资1.8亿元,开发建设“灵泉妙境”高端民宿度假区。

一座清代富户人家王氏的房子,街门旁挂着“石光院子”的牌子。门楼也不高大、显赫,很普通,不知是否是主人低调。但门外的拴马石,还是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村民的富足。至今保存完好的石板门楣上,镌刻着“行仁义事”几个大字,落款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四面房子均是两层小楼,房顶为一脊两坡的建筑形式,上铺灰瓦。墙体石块平整细致,不像其他房屋的粗糙。历经100多年的风雨侵蚀,房屋整体基本完好。经过改造,院子里有一小亭,窗前的竹子青翠葳蕤;破旧的老式木制门窗修葺一新,涂上了深褐色的油漆;房屋外墙上方的石灰墙面白净光洁;室内席梦思、沙发、空调、洗浴设施一应俱全。

街道旁,一泓山泉从崖壁顺管而下,滴落在圆圆的水车上。前行不远,只见闲置的牛棚、羊圈、猪圈,摇身一变挂上了中英文对照的牛棚咖啡、羊圈西餐厅、猪舍茶吧的招牌。墙体还是原来的石头,里面的设施均是现代格调。牛棚咖啡和羊圈西餐厅内,橙黄的灯光里,飘荡着萨克斯婉转悠扬的乐曲,一时恍惚如在异国他乡。几对情侣或品着拿铁,或搅着卡布奇诺,陶醉在绵绵的温情里。猪舍茶吧则在斜阳下、在丝竹古筝的小桥流水般的古乐中,拥抱着一份幽雅、一份闲适。

石碾旁置有小亭座椅,若有戴着蒙眼的小毛驴拉碾就更有味了。近旁还有“五谷磨坊”,亲自体验一下推磨,不仅有趣、也可感受到过去把原粮磨成面的辛苦不易。

一座民居挂着“古民居展示馆”的牌子,院里有用席子围成圆柱形的粮圈及犁耧锄耙等传统农具,墙上挂着蒜辫、玉黍辫,房檐下挂着红灯笼似的柿子串,展示着农家昔日的田园生活,讲述着漫漫的农耕历史。

还有一座座临街的民居,分别一跃为“拉菲山庄”、“可居也舍”、供培训或开会的“石光阁会议中心”等等,就是一小片空地,也改造成了一个微型的高尔夫球场。

北面靠天收的庄稼地,矗立着一座座绿树掩映的红顶三角形的“花田木屋”,闲坐阳台,沐浴秋阳,看天上云卷云舒,观红的黄的紫的白的野菊花格桑花鸡冠花争奇斗艳,或漫步田埂,登高望远,岂不走近了陶渊明王维的田园?

西北的一条小路,通向“星空果岭”。当你顾名思义以为是一片果园时,一座座乌篷船似的半圆柱体绿色木屋呈现在眼前。木屋上分别钉着“山里红”“苹果”“草莓”“柠檬”等小牌子,躺在床上可透过屋顶的玻璃望星空明月。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创意。

返回村里,时近中午,我们直奔高台之上的“山里人家”而去。颇有特色的山韭菜炒鸡蛋、凉拌红薯梗、干豆角炒肉丝、清炖柴鸡、芝麻叶糊涂面条……令人垂涎。

返程的路上,摘掉贫困帽子的凉水泉,在我的脑海里时而幻化为一位换上了一套时髦衣服的村姑;时而幻化为一只金凤凰,飞向山外,飞向更高更远的四面八方。

(作者单位:河南省淇县文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