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著作《难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代的中医著作《难经》

《难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

那还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7年,卢国一个姬姓秦氏的普通百姓家里又添了一个男孩,取名为秦越人。

秦越人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叫长桑君,秦越人跟长桑君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有一天长桑君对秦越人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可是我已经年老,我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

秦越人当即拜长桑君为师,虚心跟着长桑君学习医术。经过刻苦努力,秦越人最后继承了长桑君的医术,成为一代名医。

秦越人成名后,就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他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

由于秦越人的医术高超,时人认为他是“神医”,还借用上古神话时代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据当时的人们传说,上古轩辕时有个医术精湛的名医,被人们称为扁鹊。而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于是,秦越人就顺理成章地也被人们尊称为“扁鹊”。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扁鹊在魏国时,魏王曾求教于他:“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

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详细些吧。”

扁鹊解释说:“我大哥给人治病,是在病人病情没发作之前,就提前下药把病人的病根给铲除了,而这个时候,病人并没意识到自己有病,所以,我大哥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也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里被推崇备至。”

“我二哥给人治病,是治在病人病初起之时,那时病人的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我二哥就能药到病除,所以乡里人都认为我二哥只能治小病。我给人治病,往往都是在病人病情十分严重的时候,这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他们看到我在病人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就以为我医术很高,便四处为我扬名,使我名闻天下。”魏王听后大悟。

扁鹊生活的年代,正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发生着激烈变革、动荡的时期,也是人才流动,人才辈出的时代,各国都在竞争人才,形成了招纳贤士的社会风尚。

当时的秦国因地处西陲,一直被中原诸侯轻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秦国的几位先公先王,都非常重视从东方各国招徕人才,采取了兼收并取之法,为各类人才创造了一个各显其能的用武之地。

除重视治理国家的人才外,秦国对医生也很尊重。秦国给予医生以极好的待遇,所以各国名医纷纷来到秦国。在这种情况下扁鹊也来到秦国。

有一天,秦武王与武士们进行举鼎比赛,不觉伤了腰部、疼痛难忍,吃了太医李醯的药,也不见好转,并且更加严重。有人将“神医”扁鹊已来到秦国的事告诉了武王,武王便传令让扁鹊入宫。

扁鹊看了秦武王的神态,按了按他的脉搏,用力在他的腰间推拿了几下,又让秦武王自己活动几下,秦武王立刻感觉好了许多。接着扁鹊又给秦武王服了一剂汤药,其病状马上就完全消失了。

扁鹊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这一方法在临床应用时,收到了显著效果。

除了医术高明外,扁鹊的品质也非常高尚,他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鼻祖,扁鹊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